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北浦義三翻拍淡水(臺北州淡水) 底片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文物名稱
北浦義三翻拍淡水(臺北州淡水) 底片
登錄號
2016.026.0001.0008
類別
影音類 > 攝影資料 > 名勝史蹟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
1933~1937
創作者/製造者
北浦義三
產地源始/製造地
待考
材質
底片
尺寸/重量
長度(X軸):10.8cm 寬度(Y軸):8.3cm 高度(Z軸):0.1cm 重量:29.1g 
關鍵字
臺北、滬尾、淡水港、淡水河、臺灣八景
文物描述
此底片為北浦義三翻拍自《臺灣寫真大觀》,根據本館助理研究員張淑卿考證認為該照片集是1933-1937年間出版。推測為北浦自1932年由臺東回日本後,透過管道取得該寫真集,進行翻拍。(以上陳怡宏撰文)1.《臺灣寫真大觀》編號24之黑白照片,影像內容為眺望臺北州淡水依水而建的街屋及淡水河的河港市街景象。
2.照片左側貼有說明文字:「(24)淡水(臺北州淡水) 臺灣八景の一である淡水は、風光の明媚を以て知られ北部臺灣に其の比を見ぬ、市街は大屯山の支脈たる岡丘を負ひ、秀麗の觀音山が海から屹立して淡水灣の河口を扼し、相對峙する北東の大屯山が夢の如く眠つてゐる。特に夕陽に佳く、夕日沈む頃丘上に立つて、薄れ行く港の街を眺むる時、サンドミンゴ城の榮華が偲ばれ、興亡常なき歷史の繪卷物に一種の悲哀感を覺える。海水浴場ゴルフリンクの設備がある。」(譯:作為臺灣八景之的淡水,以風光明媚而聞名於臺灣北部,市街倚靠大屯山支脈的丘陵,秀麗的觀音山聳立於海邊,扼守淡水河口,與東北對峙的大屯山,如夢睡著一般。夕陽特別美麗。夕陽西下時站在山丘上,眺望薄暮的港街,回憶起聖多明哥城的繁華,而興起一種歷史興亡無常猶如畫卷般的悲涼感。有海水浴場、高爾夫球場的設備。) (以上為張淑卿對館藏2001.008.0081.0024 之文物描述)
3.淡水古稱滬尾,為土著語(Hoba)轉音而來,為河口之意。「滬」字原意為在潮間帶所築攔魚之竹柵,滬尾則指海濱捕魚處之末端。十七世紀初期,漢人的行跡踏上淡水,隨後在明崇禎元(1628)年西班牙人為拓展海權,進而占領淡水,翌年建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即現在的紅毛城。崇禎十五年,荷蘭人打敗西班牙人成為新的領主,1661年鄭成功登陸鹿耳門打敗荷蘭人,使淡水復歸漢人之手。咸豐八(1858)年中英、中法天津條約明定安平、淡水為通商口岸。次年,第二次英法聯軍東來,清廷與之簽訂北京條約,淡水正式開港。在同治、光緒年問,淡水成為北臺灣第一大港,洋樓林立,其中茶葉為輸出物之大宗,商務最盛時可停泊二千噸級之輪船。日治時期,淡水雖不再為條約港,但日本當局仍公告淡水為「港口外僑雜居地」。此後洋人在淡水的居住地便分散在華人市街的兩頭,即今淡水車站以東及紅毛城、油車口一帶。淡水鎮主街道(今中正路),則是於日治時期的昭和四(1929)年在市區改正運動中改建成現代的規模。而市區改正運動的緣起,則是由臺灣各地市鎮原本街道狹窄,僅容行人及手推車通行,自汽車於明治三十三(1900)年引進臺灣之後,甚為不便,而舊街道又乏排水溝,污水滯留,不利衛生,因而總督府依「臺灣家屋建築規則」進行房屋徵收拆除、拓寞道路等工作,淡水的主街自四公尺拓寬為九公尺,而在道路拓寬之後,路兩旁住戶亦紛紛改建住戶為二層紅磚建築,臨街上面均披上當時流行的昭和式樣,構成今日所謂淡水老街的主體。 (以上為張淑卿撰文)
參考資料
1.淡水(臺北州淡水),臺灣記憶日治時期臺灣寫真,國家圖書館,2014/08/22。
編目者
陳怡宏
編目日期
2018/08/17
最後更新日期: 2023/06/01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