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21.6cm 寬度(Y軸):28.2cm 高度(Z軸):2.5cm 重量:626.9g
文物描述
1.《慈悲地藏寶懺》簡稱《地藏懺》,也就是《慈悲地藏懺法》,是近世通行的懺法之一,其性質是為了報親恩、祈父母冥福所作的法事。《大藏新纂卍續藏經》中題為清代撰述,但撰者不詳。《慈悲地藏寶懺》內容有上卷起始懺悔煩惱障、中卷說明悔除業障與報障、下卷懺悔鬼、畜、人道三種餘過。比對日本藏經院編《續藏經》中《慈悲地藏懺法》經文內容以及上下卷標註頁碼可知,此批捐贈缺少中卷。
2.兩卷皆為經摺裝,前後加上木板書皮用以保護全書,題籤上寫有「瑪瑙經房印造」,杭州瑪瑙經房全名瑪瑙寺明臺經房,位於杭州城弼教坊東首石庫門內,刻印與收藏大量佛教文獻與刊板,是清代重要的民間宗教寶卷、佛教經典的刻印流通機構,至民國時期仍有刊印的記錄。
3.原擁有者為臺南慎德(齋)堂,清康熙年間由齋教金幢派蔡文舉傳人來臺建立,記載為臺灣第一間齋堂。光緒19年(1893年)金幢派齋友渡台新建堂於臺南市廣慈庵丁580番地,主神為觀音佛祖,大正七年(1918年)因市區改正再新建後殿於花園町二丁目1番地,主神為釋迦牟尼如來,被歸為日本佛教曹洞宗。現今的臺南慎德堂已由出家人完全負責,主供釋迦牟尼佛,1980年後改建後的堂貌也與一般佛寺沒差別。
4.此份《慈悲地藏寶懺》刊印的時間及細節還需要更進一步討論,但應是日治時期之後。此份經典可作為討論臺南慎德堂歷史變遷的相關文物,若能確定所使用紙的年代,也能作為日治時期至戰後,臺灣佛教經典流通、刊印的史料。
參考資料
1.江燦騰,《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臺北:南天,1997。
2.林美蓉,《臺灣的齋堂與巖仔》,臺北:臺灣書房,2012。
3.王見川,《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1996。
4.汪娟,〈歷代地藏懺儀析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4:169-207。
5.彭漾,《明清以降江浙經坊研究》,杭州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13。
6.闞正宗,《台灣佛寺導遊(九)台南地區》,臺北:菩提長青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