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林福對等5人明治38年仝立築埤墾田約字2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圖片授權聲明: 僅限公開瀏覽
文物名稱
林福對等5人明治38年仝立築埤墾田約字2
登錄號
2022.006.0033.0002
類別
圖書文獻類 > 文書檔案 > 民間文書
材質
紙質
尺寸/重量
長度(X軸):39.3cm 寬度(Y軸):27.8cm 重量:2.4g 
關鍵字
仝立築埤墾田約字、林福對、林先進、藍哖展、藍借徽、藍福榮、黃阿食、竹圍庄、四股
文物描述
本物件為1份「仝立築埤墾田約字」,簽約日期為明治38年(1905)9月。簽約緣起大約是業主林福對、林先進,在桃仔園廳桃澗堡竹圍庄土名四股有荒埔一所,內帶埤地壺口。因佃人藍哖展、藍借徽、藍福榮等3人,向業主商議願意自備工本來築埤儲水,以為墾田灌溉之資。經過三面相商,每方埤地開築之資計龍銀400大圓,統歸佃人支理而不干業主之事。這事情不影響之前贌田給佃農之年限、納谷數量等規定。簽約人業主林福對、林先進,佃人藍哖展、藍借徽、藍福榮,代筆人黃阿食。

林福對,生於咸豐元年(1851)的「草仔崎」,卒於大正8年(1919),享年68歲;娶妻林曹氏連娘(1859-1924),生有林田、林賽二子。林福對為林成光派下七世孫,原為林成光派下二房林玄文(1784-1838)之曾孫、林賜愛 (1829-1868)長子,出生後過繼給林成光派下四房林玄伙(1788-1827)長孫-林梧扶(1836-1869)為子,自小生長在草仔崎338番地(今慎德居所在地)生活,未參加科考,曾請親戚至慎德居開設私墪,教導子弟。林福對生長之年代,恰好為清廷簽訂「中英南京條約」(1842),開闢五口通商口岸(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之時,使得臺灣也因此被帶動而商業繁榮。因此,林福對除從事農墾事業外,利用輕便車自臺灣南部購買黃豆,與妻子一起從事豆干的製作與販賣,生意興隆。林福對的豆乾生意並無商號,當時都說是「福對仔的豆乾」。聽說,後來生意好到做不來,還曾聘請工人來幫忙製作,最遠曾走賣到竹圍仔埔頂仔(現在桃園國際機場的範圍內);至於是否有去到大溪賣豆乾,就不得而知了。林福對憑藉著販賣豆乾的生意,使得林家產業得以再度興盛,得以將原茅草屋改建成紅磚瓦式家屋,因而有「紅瓦厝」之稱。之後,因械鬥而將「紅瓦厝」焚毀,再於晚年原地修建「慎德居」,目前祖厝慎德居內尚保留有製作豆干的器具。
編目者
陳柏志
編目日期
2023/02/08
最後更新日期: 2025/03/13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