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阿美族舞蹈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文物名稱
阿美族舞蹈
外文名稱
情緒ゆたかなアミ族の踴り(花蓮港)
登錄號
2017.025.0021.0008
類別
圖書文獻類 > 明信片 >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材質
紙質
尺寸/重量
長度(X軸):14cm 寬度(Y軸):8.9cm 重量:3.2g 
關鍵字
阿美族、阿美族服飾、阿美族舞蹈
文物描述
此文物正面右邊有個長條白色區塊,白色區塊上部有個台灣圖樣上面印著「台灣」的字樣,左下部印著直行的「情緒ゆたかなアミ族の踴り(花蓮港)」字樣,畫面呈現一群阿美族人穿著傳統服飾圍成圓圈在草地上跳舞,遠一點有一片樹林,更遠的地方能看到山群,畫面左下角印有「S.MISAKO. 1939」;背面正上方印著「POST CARD」,右上角為貼郵票之處,中間有一條實線,右邊印有「郵便はがき」。
阿美族屬於母系社會,在其傳統社會中,婚後丈夫居住於妻子家中,家庭成員以女性尊長為家長,女孩子擁有繼承家產的優先權,而家庭對外事務則由家長之兄弟或舅父代為處理。在部落方面,則是以男子年齡階級組織與男子會所為中心,負有防禦外侮保護部落安全的責任。這樣的社會特質,便表現在服飾穿著的特徵上,每一年齡階級都有不同的服飾表現,往往代表著穿著者的身份與責任。
阿美族的服飾早期是以樹皮製成帽子、頭巾、丁字帶、裙子等,樹皮布的材料多以楮樹為主。後來因紡織技術進步,麻布則取代容易破損腐壞的樹皮,成為主要的衣服材料。而因與漢族接觸的早,故以容易取得及便宜、美麗的棉布來裁剪衣服,致使傳統的紡織工藝消失的早。在色彩方面則是以紅色及黑色為主。主要分為一般服飾及祭儀時所穿的衣飾。阿美族男子的服裝及頭飾之穿戴形式與年齡階級有關,依不同的年齡組織穿戴,至成年期時即可著全套的成年服裝,從頭至腳皆有穿戴帽子、衣服及飾品等,較其他人正式與豐富,故含有其階級及位序觀念之意涵。
阿美族人將舞蹈分為「馬力固達(malikuda)」和「米沙魯教(misalukiaw)」。馬力固達(malikuda)專指年祭歌舞或男性歌舞;米沙魯教(misalukiaw)包含一般歌舞,例如宴會、婚禮、男子從軍紀念等情境唱跳的樂舞;另指女性歌舞。一般而言,女性可以學習唱跳馬力固達(malikuda),但是男性則不習唱跳米沙魯教(misalukiaw)」。
參考資料
1.〈阿美族〉,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http://www.knowlegde.ipc.gov.taipei/ct.asp?xItem=1001092&CtNode=17410&mp=cb01,2016/6/29。
2.〈各族傳統文化 - 物質文化 - 衣飾 - 阿美族〉,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http://www.dmtip.gov.tw/Aborigines/Article.aspx?CategoryID=3&ClassID=10&TypeID=23,2016/6/29。
3.〈舞蹈類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http://www.knowlegde.ipc.gov.taipei/ct.asp?xItem=1001852&CtNode=17363&mp=cb01,2016/6/29。
編目者
石文誠
編目日期
2019/12/10
部件清單
登錄號 文物名稱
2017.025.0021 臺灣風景油畫彩色明信片組 第一集與封套
2017.025.0021.0001 臺灣風景明信片封套
2017.025.0021.0002 臺灣的街道
2017.025.0021.0003 南庄獅子頭山
2017.025.0021.0004 大安港海濱
2017.025.0021.0005 香蕉園
2017.025.0021.0006 日月潭竹筏的舟的四手網
2017.025.0021.0007 阿里山小火車搬運木材
2017.025.0021.0008 阿美族舞蹈
2017.025.0021.0009 山壁斷崖
最後更新日期: 2023/03/01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