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飲料在臺灣的發展主要是從日治時代開始,最初以彈珠汽水的姿態出現,由於口味甜涼爽口,極易受人喜愛,因此逐漸風靡全臺;而那晶瑩剔透玻璃瓶中的彈珠,也成為當時孩子收藏的玩具之一。
如今市面上眾多不同口味的碳酸飲料,不僅帶來了多樣清涼爽快的味覺解放,各式色彩鮮艷的廣告商標,也與一瓶瓶汽水連結在一起,隨著汽水倒入杯中的彈跳氣泡,視覺圖像瞬間活化成青春、歡樂、希望的心理意象。這人人都愛的汽水,最初是怎麼發明出來的,在臺灣又經歷過什麼樣的轉折演化呢?
打開一瓶汽水,讓我們帶著舌尖上的甜蜜氣泡,來一探究竟吧!
腸胃不舒服?來罐蘇打水吧!
汽水,顧名思義是有氣體的水,一般以18世紀後期,英國化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里發表水與空氣結合的研究成果,視為人工製造氣體水的開端。這項研究,啟發了同時期的化學家兼藥劑師湯瑪士.亨利,他將適量氣體加入略帶酸甜感的檸檬水中,並保存在木塞封口的瓶子裡以維持氣泡口感。
令現代人驚訝的是,當初這種飲品發明的功能竟然是健胃整腸!對比喝汽水與不健康劃上等號的現在,真的是有極大的落差。此後,歐洲許多地區開始流行人工碳酸水,並且有了「蘇打水」的稱號。
由於軟木塞的成本較高,早期製造商試過以橡膠、鋁片、錫箔、金屬、磁鐵等材料封口,但都無法讓氣體好好保留在瓶子裡。19世紀後期,英國工程師希拉姆.科德,運用氣體與液體密度不同的原理,成功研發出適合保存氣泡飲料的球型環塞瓶(又稱科德氏頸瓶)。
然而最初的汽水瓶裡放的,其實不是大家熟悉的玻璃彈珠,而是一顆顆圓形大理石,因為當時的大理石價格比玻璃更加便宜,對賣家來說利潤較高。
傳入日本成為彈珠汽水
19世紀中期,隨著日本結束鎖國對外開港,碳酸飲料也傳入日本。由於拔開瓶口木塞時會發出「啵」的聲響,因此有了擬聲的名稱——「ボン水」(波子汽水);再加上飲料中會加入檸檬汁調味,故而也被冠以具lemonade諧音的「ラムネ」或是「シトロン」(檸檬風味碳酸飲料)的名稱。
科德氏頸瓶傳入日本後,為了吸引買氣,除了在口味上增添許多新變化,也捨棄圓形大理石,改在瓶中放入玻璃彈珠,增加了清涼又美觀的視覺效果。
到了1890年代,美國發明出皇冠式瓶蓋(crown cap),由於更加經濟簡便,許多日本碳酸飲料瓶業者都陸續改用該瓶蓋包裝,但是「ラムネ」卻因保留玻璃珠封口的模式,反而成為該商品的獨特包裝樣式,也是大家記憶中最經典的彈珠汽水瓶。
臺灣汽水的萌芽與黑暗期
隨著臺灣被日本殖民統治,碳酸飲料與彈珠汽水也傳入臺灣。宜蘭蘇澳的冷泉還曾做為彈珠汽水原料,臺灣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有了汽水製造產業。
當時,汽水主要分成三種等級,日本本土製造的為「一流汽水」,透過在臺的日本商人經銷,每瓶售價為二角到三角多;「二流汽水」是在臺的日本人設廠生產與經銷的汽水;至於臺灣人設廠製造、銷售的本土汽水,被稱作「三流汽水」,一瓶約一角。
在日治時期的臺灣本土汽水產業中,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黑松,成立於1925年,最初以「富士牌」汽水、「三手牌」彈珠汽水為商標,1931年更名為「黑松牌」,由於是臺人產業,黑松汽水被歸類為三流汽水。當時本土汽水業除了必須面臨日製產品的打壓外,還得從日本引進機器製作汽水、學習生產技術,加上十多家本土汽水業的競爭,惡性削價的結果,導致許多汽水廠紛紛倒閉。
隨著中日戰爭爆發,臺灣總督府規定臺灣各級產業陸續收歸統制經營,因此於1938年成立「臺灣清涼飲料水統制組合」,所有在臺飲料業都由統制組合共同經營,日本人負責銷售,原本的業者不僅完全喪失了自主權,還被迫廢棄原有商標,統一使用「南進牌」、「統制牌」、「組合牌」等標籤;除此之外,只能依銷售業績配得利潤的10%,還必須扣除所得稅和85%的戰時臨時利得稅,真正所得的利潤極其微薄,堪稱是臺灣飲料業的黑暗期。
本土飲料產業復甦
二戰後,本土汽水業重新回到市場。「黑松牌」汽水也在1946年回歸,為了盡快擴大產品市場以及建立知名度,除了提高汽水品質與產量,還設計皇冠式瓶蓋圖案作為黑松的商標圖,並且在雜貨店門口懸掛廣告鐵牌或是商家招牌搭配黑松汽水標章等。1950年,推出黑松牌「沙士汽水」,之後改名為「黑松沙士」,由於風味獨特,不僅成為公司主力產品,更成為本土汽水的另一個代名詞。
1950年代,臺灣經濟發展政策是以國內產品來代替進口產品,當時美國可樂飲料產業想要進入臺灣市場,我方即以可樂不是生活必需品為理由,加上產業政策不樂見從美國輸入濃縮原液,因此不允許進口。
到了1960年代,在美國官方不斷施壓下,美商皇冠可樂(Royal Crown Cola)和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合作生產推出了「榮冠果樂」(RC Cola);除了原有的口味之外,還陸續推出蘋果、葡萄、檸檬、桔子、麥根、薑水等風味。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許多駐臺美軍相當愛喝這款帶有家鄉味的汽水,然而隨著美軍撤離臺灣,榮冠果樂也漸漸消失。
至於目前大眾所熟悉的「可口可樂」,則是在藍敏、陳啟清和辜振甫等人與政府的疏通申請後,買下中美汽水廠,成立了臺灣汽水廠,於1968年正式代理販售可口可樂。
土洋大戰,你選哪一瓶?
隨著可口可樂的核准,正式宣告國際知名汽水品牌進駐臺灣的時代來臨,諸如百事可樂、七喜等在國外受歡迎的碳酸飲料,紛紛透過代理搶占臺灣市場。更有業界傳聞,當時可口可樂曾發下登臺五年內要讓黑松從臺灣飲料市場消失的狂語。
面對外國飲料品牌的衝擊,臺灣本土汽水當然也不甘示弱,以市佔率最高的黑松為例,黑松公司引進新型自動汽水製造機,加速生產效率,增加產量。另外在產品包裝上,捨棄以往於瓶身貼商標紙的做法,改為直接將品牌名稱圖樣印在瓶身上,強調品牌專業感。
運送包裝則捨棄麻繩綑成一打的方式,改用木箱、塑膠箱出貨,甚至還派員工出國考察,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現代化的品管。在銷售方面,黑松早從1946年起就捨棄寄售模式,改用特約代銷制度,20多年來已在全臺灣建立出自己的經銷商網絡,比可口可樂擁有更穩固的市佔率。
如此多方面的積極應對,使黑松的品牌形象再創顛峰,更打下了日後本土飲料龍頭產業的根基,成為臺灣人心目中碳酸飲料的第一選擇。
除了這些汽水大廠激烈的角力外,其實在臺灣各地還遍布了許多小眾市場的汽水商販。例如開頭提到的彈珠汽水,儘管已經不再盛行,但仍有部分市場需求,以中小型工廠的規模運營,多數供應給在地𥴊仔店(雜貨店)販售。
臺灣早期還有一種極具本土特色的汽水小販,往往是在小攤車或是發財車上裝置碳酸水製造機,以無味碳酸水加入果醬、糖水,手工攪拌搖動後,沖出客製化的手工汽水。手工汽水販售的口味相當多,檸檬 沙士、草莓、橘子、葡萄、櫻桃、咖啡、可樂、百香果、香檳葡萄等,還可以調整甜度冰塊,堪稱是臺灣最具古早味的手搖飲品。
由於價格比一般品牌汽水便宜,加上口味多樣,因此相當受到孩童的喜愛,許多手工汽水攤會選擇在學校附近叫賣,甚至在學校運動會或是園遊會期間進駐學校販售。
隨處可見的廣告,深植臺灣人記憶中的味道
1960至1970年代,臺灣逐漸由農村社會演進至工業社會,飲食消費也日漸熱絡,飲料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本土與外國汽水公司都極盡所能的強化行銷,各種類型的廣告也就一一出現。
在電視廣告尚未成熟的時期,報章雜誌上引人閱讀的廣告圖文、雜貨店中懸掛的廣告鐵牌、辦桌宴席場的棚布與路牌、廟會活動中的人車旗幟與汽水瓶造型的紙製人偶,都堪稱是汽水商角力競技的舞臺。
不僅如此,餐飲店中的許多物件,也在在誘使消費者選擇自家商品,飲料冰箱、廣告年曆、明星代言海報、桌布、菸灰缸、玻璃杯、開瓶器等五花八門的置入,讓消費者無形中接收到了許多品牌訊息;廠商甚至會發獎品或獎金給餐廳服務生,以提高自家汽水的業績,同時也能開發新客源。等到電視日漸普及後,影視廣告的炫技鬥奇,就又是另一種聲光效果的宣傳競賽了。
1980年代後,隨著臺灣社會逐漸開放,碳酸飲料市場的競爭對手更多也更多元,果汁、茶飲等各式飲品,就連礦泉水也都占有飲料市場一席之地,如今手搖飲品更強勢攻佔臺灣人的飲品排行榜。儘管飲料種類日漸眾多,但是碳酸飲料帶給人們的那種沁涼、香甜、刺激的口感,對於喝過的人來說,仍然是舌尖上永遠無法忘懷的爽快驚喜。
~林湘釔(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
更多相關藏品
參考資料
- Tom Standage著,吳平等譯,《歷史六瓶裝: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與可口可樂的文明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
- 林佳慧,〈清涼一夏!日治時期的碳酸飲料-以彈珠汽水為例〉,臺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13。
- 曾品滄,〈平民飲料大革命-日治初期臺灣清涼飲料的發展與變遷〉,《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4:2(臺北:2008.05),頁 18-23。
- 曾品滄,〈美國的滋味:冷戰前期臺灣的可口可樂禁令與消費(1950-1967)〉,《臺灣史研究》(臺北)26 卷 2 期,2019 年 6 月。
- 傅瑋瓊,《黑松百年之道:堅持夢想的腳步》,臺北:天下文化,2017。
- 風傳媒,傅瑋瓊,「當年台灣製「三流汽水」,如何力抗日本會社魔爪?寶島共同記憶,黑松最輝煌戰績!」https://www.storm.mg/lifestyle/308618?mode=whole(搜尋日期︰2020/11/09)
- 「故事StoryStudio」,吳亮衡,「彈珠汽水裡原本放的不是彈珠,而是大理石?從歐洲一路流浪到日本的彈珠汽水身世之謎」,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a-bottle-of-soda-one/(搜尋日期︰2020/11/09)
- 「故事StoryStudio」,林聖峰,美國貨一定贏?──可口可樂與臺灣汽水界的戰爭,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a-bottle-of-cola/,(搜尋日期︰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