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明信片:太洋の怒濤洗ふ紅頭嶼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文物名稱
明信片:太洋の怒濤洗ふ紅頭嶼
登錄號
2017.025.0226.0009
類別
圖書文獻類 > 明信片 >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材質
紙質
尺寸/重量
長度(X軸):14.1cm 寬度(Y軸):8.9cm 重量:3.3g 
關鍵字
明信片、原住民、葉書、紅頭嶼、達悟族
文物描述
此物件為日治時期明信片,正面為一幅畫作,為日治時期蘭嶼紅頭嶼部落的達悟族原住民在海邊的情景,其拼板舟、丁字褲、魚槍、鐵帽為達悟族傳統服飾,此明信片提名為「太洋の怒濤洗ふ紅頭嶼」。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大量引進西方思想與產物,建立起現代化的郵政系統,明信片的概念便在此時傳入日本,最初,明信片乃由政府發行,稱「葉書」、「官葉」,爾後明信片上更印有繪畫或照片,稱「繪葉書」,更在1902年後蔚為風潮。
台灣明信片的出現,可追溯至日本領台內地人移民,或清末傳教士、西方商人來台攜入,在1900日本郵便法修訂後,民間始可自行印刷明信片,而在大正年間的物產共進會、勸業共進會後,台灣開始大量發行明信片,形成熱潮。明信片是以文字傳遞訊息,故使用者多為少數的台灣知識分子外,就是在台日人,除了用以跟日本內地傳遞訊息外,更用以向親友介紹台灣的風景、民俗。
參考資料
1.學位論文:劉偉民,〈殖民情境的影像再現-日治時期原住民明信片圖像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頁21~24。
編目者
石文誠
編目日期
2019/12/10
最後更新日期: 2023/03/01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