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描述
秤錘上有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台」字徽章浮雕,作為文物年代推測依據。
尺寸/重量
長度(X軸):4.4cm 寬度(Y軸):4.5cm 高度(Z軸):6.6cm 重量:488.6g
文物描述
1.本件秤錘為桿秤及秤錘組件之2,又稱秤砣,金屬製品,形狀如鐘鼎,秤錘正面有代表臺灣總督府的政府徽章「台」字章的浮雕圖案,背面有「又」字及小圓浮凸圖樣,秤錘頂部繫有1條吊繩,可將秤錘垂吊於秤桿上的1端,並左右移動來確認欲稱物品重量。
2.早期民間利用槓桿原理製作來量重的傳統度量衡工具,秤桿與秤錘必須一同配合使用,本件秤桿上有兩個提耳,稱為秤毫或是秤紐,為秤的平衡點,較靠近秤鉤的秤毫可用來秤量重量較重的物品,另1個秤毫可以秤量較輕的物品。使用時以一手提秤毫,秤鉤勾起要秤的物品,並用另一手左右移動秤錘位置,直到秤桿達到平衡後,讀取秤錘所在刻度即可得知物品重量。
參考資料
1.陳慧先,2008。丈量台灣:日治時代度量衡制度化之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大量仔、大秤仔,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
https://hch.hakka.gov.tw/archivedetailshare.asp?ID=1&SID=21&XML_ID=85178 (瀏覽日期:202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