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梁又銘繪《武昌起義-推翻專制,締造共和》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文物名稱
梁又銘繪《武昌起義-推翻專制,締造共和》
登錄號
2006.006.0003.0002
類別
圖書文獻類 > 藝術圖像 > 歷史圖繪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材質
紙質
尺寸/重量
長度(X軸):71.4cm 寬度(Y軸):53.5cm 重量:57.5g 
關鍵字
蔣中正、偶像塑造、梁中銘、梁又銘
文物描述
此物件為彩繪海報,標題為「武昌起義――推翻專制、締造共和」,作者為梁又銘。物件為縮印版本,圖像周遭留有白框,並以中英對照之黑色小字記載題名、作者姓名、原圖尺寸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字樣。圖為武昌起義時兩軍於陽夏一帶長江沿岸所發生的激戰場景。畫作左下角留有作者簽名。
  此物件提到的事件為於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武昌起義」,此事件的爆發背景為清朝末年在西力東漸的狀況下,改革派的人士試圖進行戊戌變法但終告失敗,清朝內部於是越發矛盾。在「武昌起義」前夕,清廷發出預備立憲的聲明,但1911年5月公布的內閣名單中有9名滿人(其中7人為皇族),此內閣被諷刺為「皇族內閣」,認為清朝廷還是不願放權,立憲派因而失望並投向革命派。當時在民間的商辦的粵漢、川漢鐵路因不當經營因此清廷打算收歸國有,但卻引起投資鐵路者不滿要求賠償,清廷表示願意改為配給新公司股票但不負責賠償,引發雙方嚴重矛盾,最終興起大規模的保路運動。清廷為鎮壓動亂,因此調集湖北軍隊鎮壓,卻使湖北空虛,革命黨人隨即發起「武昌起義」,此事件造成南方各省獨立、清朝勢衰,終致亡國。由於「武昌起義」被認為是中華民國能夠崛起的重要事件,因而事件爆發的10月10日被訂為中華民國的國慶日。
參考資料
嚴如平、鄭則民,2013。蔣中正傳(上),頁:26-157。北京:中華書局。

周俊宇,2008。塑造黨國之民:中華民國國定節日的歷史考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
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
2020/08/21
最後更新日期: 2023/07/14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