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張麗芬交通部電信局電報

文物名稱
張麗芬交通部電信局電報
登錄號
2004.028.5186
類別
圖書文獻類 > 手稿 > 其他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創作者/製造者
交通部豐原電信局
產地源始/製造地
豐原
材質
紙質
尺寸/重量
長度(X軸):16.2cm 寬度(Y軸):10cm 重量:4.2g 
關鍵字
豐原電信局、羅東、電信、交通
文物描述
1.本物件為張麗芬交通部電信局電報,交通部電信局的紙張上寫著「羅東中正路 張麗芬小姐電話故障何時北上 電報聯絡 祝快樂義雄」,紙上還有幾個印章。
2.臺灣電報線的架設,始於1874年牡丹社事件,當時清政府派沈葆禎為欽差大臣來臺,基於軍事聯絡上的需求,建議架設電報線路。1877年9月完成台南到旗後(今高雄旗津),以及臺南、旗後、安平之間的電報線。1886年,臺灣省巡撫劉銘傳於臺北創設「電報總局」,並在全台開設10個電報局,開辦電報業務,並架設南北縱貫陸路電報線路,以及安平至媽宮(今澎湖馬公),及滬尾(今淡水)至福州的海底電報路線。日治時期則持續建設電報線路,至1942年全島計有有線電報線路99路,對外無線電報電路16路,海纜6路,1944年陸上線路達7231公里,海底線路68公里。戰後臺灣電報業務,至1950年代開始快速成長,1965年首度破百萬通,1970年代因南北農產品市場資訊需求,成長更加快速,平均超過200萬通,1976年更達近300萬通,是國內電報的黃金時期。1979年衰退至190餘萬通,之後則每況愈下。電報業務的衰退與公眾電話網路興起有關,臺灣至1975年市內電話總數已達100萬, 1980年即超過300萬,電話的方便和即時性取代了電報。電信總局於1991年9月10日正式停辦國內電報業務。照片上可見一組4個阿拉伯數字,此為中文摩斯電碼,係由1到0的10個阿拉伯數字組成,發報時參照電碼簿,先逐字翻譯成一組4個數字的電碼發送出去,收報員則將對應的中文寫在電碼旁邊,收信人即可知道電報內容。
參考資料
1.檔案管理局編、黃富三撰,2010。電信巨擘:台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頁:3-10。臺北:編者。
2.楊振興,2016。話筒裡的臺灣:從摩斯電報到智慧型手機,頁:56-69。臺北:獨立作家。
編目者
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B
編目日期
2019/12/19
最後更新日期: 2023/09/14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