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博物館陸續開放部份展場允許攝影,民眾常在閃光燈的模式下拍攝,造成了典藏文物安全的隱憂。
閃光燈約在十九世紀末被發明,主要的用途是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短時間發出強光為被拍攝的物體增加亮度。在博物館環境光源普遍不足的情況下,許多民眾的直覺反應,便是開啟閃光燈自己喜愛的主角「補光」。
常識一:為何閃不得?
一般而言,博物館針對「光敏感文物」在展示時的照度控制在5燭光(50lux)以下。可是閃光燈雖然持續的時間只有1/1000秒,但它產生的能量卻是展示光源的好幾倍,加上參觀的民眾,每個人都要拍照留念,能量累積下來,自然會對文物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為了保存文物,博物館會針對各種光線設備進行嚴格把關,包括館內與展示櫃裡的照明設備,不僅避免使用會產生高溫的鎢絲、水銀與鹵素燈管,同時裝設「低紫外線燈管」、「調整燈管點亮強度」,讓文物接受光的照度在合理範圍內,降低光線對文物的影響,減緩劣解的情況發生。
這也是博物館展場服務人員,總是會提醒觀眾,記得關閉相機的閃光燈的原因所在。
常識二:為何曬不得?
除了怕閃光燈,文物更怕曬。好比農曆年後夏至未到,大紅的春聯紙漸漸褪色成粉紅色而只留下濃郁的墨色。另外,放置在辦公桌上的塑膠夾,在陽光的照射下,而褪了色。這都說明了光線對於物品的影響,不可忽視。
許多人在陽光普照的晴空下,總會想盡辦法讓自己的皮膚遠離太陽紫外線的摧殘,撐傘與防曬乳樣樣都來,目的是為了讓自己保持白晰的外表。
儘管如此,即使皮膚晒傷變黑了,依然有辦法回復,這是因為我們皮膚的細胞是有生命的,受損了會自行修復,但沒了生命的物品受損後,是無法再自行修復的。
常識三:為何照不得?
基本上,光線包括三個部份,可見光、紅外線與紫外線。以紅外線與紫外線兩種波長的光線對典藏文物的影響最為明顯。
紫外線能量強,容易破壞物質本身化學結構而使得物質劣化降解。紅外線,容易使得物體加熱而溫度上升,加速各種化學反應的速度,促使物體遭破壞。
博物館裡的文物都會儘量避免遭受光線的照射,特別是有機類文物,如含有染料的織品或水彩,紙質類、木質類文物等都是特別敏感的族群。
然而,文物不可能終其一生都被置放在黑暗的庫房中,不被展示或應用,雖然文物從庫房被取出後,都放置在室內的環境中,但多數照明設備都仍有紫外線與紅外線的存在,因此,博物館都會控制文物被取用展示的時間,避免太過長時間的展示及應用,以保護文物。
文物所代表的歷史價值與意義是無法被取代的,但是,關閉了閃光燈,仍可透過不同的攝影技巧補捉更多美好的畫面。文化資產保存並非一人之力可及,希望大家一同努力,讓這些豐富的記憶繼續的留存下去。
-
置放在文件架上的資料夾在光線的照射下嚴重褪色。
-
博物館隨處可見提醒民眾勿使用閃光燈的標語。
最後更新日期: 2020/06/24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