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39.5 寬度(Y軸):54.7 高度(Z軸):0.1
文物描述
1.本物件為〈明治四十一年臺北市街案內圖〉,方形紙張上畫有紅黑地圖,並繪有鐵路位置,左邊繪有「臺北附近」的地圖,最上方寫有「臺北市街案內圖 明治四十一年九月調查」,整個物件以黑色字體載明臺北市重要的街庄如西門外街、八甲街等名稱,紅色字體載明重要景點如總督官邸、公學校、衛戌病院等地點,讓人更了解此時重要建物位置、地形與業種業態關係等資訊,物件保存良好,僅有些許泛黃。2.日治初期由於抗日活動頻繁,為了穩定統治的需要,臺灣行政區劃變化相當頻繁,在縣制時期的7年間即變更了7次。隨著抗日活動趨減,以及土地調查事業的進行,臺灣的地方行政區劃逐漸底定,臺灣總督府自1898年開始執行「土地調查事業」,主要以釐訂村落土地範圍,並直到1905年才結束西臺灣的土地調查,各廳在土地調查完成後,陸續整併其管內的街庄社,職業細圖主要目的在登錄當時之店家,並盡可能的將店名完整收錄於圖面上,因此僅能提供商家相關位置資訊而非絕對之地理空間位址,明細圖上之街道尺寸、角度、位置並非真實都市空間,經過調整後呈現出城市原始樣貌。
參考資料
1.江寶釵,2012。論臺北城的殖民現代性─以市區改正與新興建築為觀察核心 ,文與哲,20:409-446。2.陳正哲、曾憲嫻,2014。職業明細圖GIS化應用於都市發展史之研究,環境與藝術學刊,15:10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