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謙茂茶行製造臺灣包種花茶罐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文物名稱
謙茂茶行製造臺灣包種花茶罐
登錄號
T2018.001.8490
類別
器物類 > 產業 > 製茶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
1927~1945
創作者/製造者
不詳
產地源始/製造地
臺北市永樂町3丁目71番地謙茂茶行(約今臺北市西寧北路83號)
材質
金屬
尺寸/重量
長度(X軸):8.3cm 寬度(Y軸):8.3cm 高度(Z軸):9.2cm 
關鍵字
陳清玉、再製茶、永樂町、臺北市、香片
文物描述
1.本物件為謙茂茶行製造包種花茶罐。為鐵製材質,長方形罐。底色為黃色,罐面上有著大大的「台」字商標,旁邊寫著「註冊商標 」,「謙茂茶行」,四周寫著「特選香片」。背面底圖為冒著煙的工場,揚起一面旗幟上有個「台」字,上方寫著「臺灣包種花茶」,下方寫著「製造元 謙茂茶行」。
2.日本領臺之初,臺灣總督府極重視臺灣茶業的發展,對臺北、新竹等主要產茶地區進行茶業調查,並推動臺灣茶業改革。從茶園經營管理的改良、茶業人才的養成、茶業的輔導獎勵、優良茶樹的選種、茶樹栽培與茶葉摘採方法的改良、機械製茶的試驗與推廣、茶業產銷組織的成立、茶葉交易的簡化與合理化、茶葉品管機制的建立、國際茶市場的拓展、茶葉行銷的廣告宣傳,以及臺灣紅茶的發展等。在茶業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除了官方扮演主要的推手之外,民間運用自身的力量投入茶業之改良亦頗有成就,1918年總督府推行茶業獎勵計畫、鼓勵茶農組織茶業組合之,臺北州與新竹州茶產地紛紛成立茶業組合或茶業公司,並進一步組織茶業公司聯合會或茶業研究會,以集體的力量協調地區茶葉之產製,並舉辦各項活動推動茶業改良的工作。
3.謙茂茶行是由出身大稻埕的陳清玉所開設。陳清玉生於1891年,1913年時曾任發記茶行南洋支店主任,1917年開設謙茂茶行,地址在臺北市永樂町3丁目71番地,從事茶葉外銷,事業觸角及於南洋,並在今印尼爪哇設立支店。
參考資料
1.張忠正,2010。日治時期臺灣茶葉的發展,德霖學報,24:1-20。
2.林進發,1934。臺灣官紳年鑑,頁:168。臺北:民衆公論社。
編目者
委託編目-曲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
2019/12/17
最後更新日期: 2023/01/12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