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圖書文獻類 > 地圖 > 16-19世紀單幅地圖及善本地圖集
年份描述
據葉高華〈導論〉(收於葉高華編著、蘇峯楠地圖繪製,《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解讀》,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7)頁15-16的地圖時間討論,定於1781-1787年間。
尺寸/重量
長度(X軸):946cm 寬度(Y軸):50cm 高度(Z軸):2.9cm 重量:531.8g
關鍵字
番界、紅線番界、藍線番界、土牛紅線、地圖、山水畫式、臺灣輿圖、生番、熟番、隘寮、界址圖
文物描述
本件為手繪臺灣輿圖,橫式長卷,紙本設色,繪製方式為傳統山水畫式,內容描繪北抵基隆、南至屏東之間臺灣西半部地區紅、藍兩種顏色番界線的分布狀況,以及註記各地漢人聚落、原住民部落、城與官署、軍備設施、界址周邊設施以及其他多種地名資訊,東方為上。圖中不載繫年,蘇峯楠(2015)依據圖中描繪了乾隆46年(1781)竣工的鳳山縣10座沿山隘寮及土牛堆圖像,認為本圖時間可能落在乾隆46年至紫線番界勘定的49年(1781-1784)之間;葉高華(2017)則認為,紫線番界只是規劃,未曾定案,故應是在乾隆46至52年(1781-1787)之間。總而言之,目前研究成果皆認為本圖時間應不脫18世紀晚期。
本件卷頭貼有題簽,題寫「御製平定臺(中段有4字破損佚失)理指掌全圖,那彥成閱」等字,然其為本圖原名、抑或後人補題,而「御製」緣由又是為何,因線索過少,尚待商榷;而後葉高華等曾另定名為「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而就地圖性質來看,本圖為描繪紅、藍線番界的「番界圖」之屬。清治時期,由於漢人不斷越界活動及開墾,並衍生治安事端,致使官府多次辦理番界線的勘定與變動,本圖即描繪了乾隆15年(1750)劃定的紅線,以及乾隆25年(1760)劃定的藍線兩種界線。在多次定界過程當中,可能留下不少釐定界線、反覆抄製的「番界圖」,根據蘇峯楠的整理(2015),目前存世的臺灣番界圖,至少有乾隆25年(1760)藍線釐定期間的中國西北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本、俄羅斯國立圖書館藏本;乾隆31年(1766)以後潦草摹繪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本;乾隆49年(1784)的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等,而本圖則屬於中研本與紫線圖之間的版本。在1780年或始年稍後的大英圖書館藏〈臺灣輿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蔣元樞《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等圖,雖非「番界圖」之屬,亦有描繪番界資訊,足見「番界圖」版本眾多,以及圖資構成的複雜。
相較於其他「番界圖」版本,本圖的文字題寫、線條描勒、設色較為工整精緻,且強調鳳山縣沿山邊界隘寮、土牛與竹圍的增補,因而本圖的繪製緣起,據蘇峯楠推測(2015),可能是在鳳山縣隘寮完工後重新繪製,藉以整體呈現當時邊界概況。然而,除了鳳山縣隘寮外,本圖在其他地區的資訊並沒有太多增補或更新,多數資訊皆沿襲至〈紫線圖〉重複出現,因此葉高華(2017)認為,本圖的主要價值不是提供新資訊,而是得以交叉比對史料,提高歷史研究的信度。
然而,整體來說,在地圖史課題上,本圖仍是現在少數完好留存至今的長卷臺灣古輿圖之一,並與其他版本番界圖保有傳摹脈絡,有助於理解清治時期臺灣大型地圖的繪製過程;其次,在知識史課題上,清朝官府透過本圖掌握、理解與編製臺灣的空間與地理情報,尤其偏重沿山邊區,故本圖亦可呈現統治者如何透過地圖工具整理及編製臺灣的統治知識,以及地方社會活動又如何進入官府統治知識裡的過程;而在18世紀臺灣地方社會發展史、漢人移民活動史、清朝官府統治政策,以及背後的原住民、漢人、清朝官府三方複雜互動課題中,本圖亦可說是極為珍貴的見證物件。
本件的蒐藏史:本圖原屬旅居法國的漢學家及畫家侯錦郎先生(1937-2008)收藏,2013年由其夫人侯美智女士攜回臺灣後,2015-2017年間周婉窈、葉高華、黃清琦、魏德文、石文誠等人組成研究團隊進行整理解讀,其成果於2017年由臺史博出版《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解讀》一書。
參考資料
林玉茹、詹素娟、陳志豪主編,李文良等解讀,《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5)。
蘇峯楠,〈清治臺灣番界圖的製圖脈絡:以〈紫線番界圖〉的構成與承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22:3(2015.09,臺北),頁1-50。
葉高華編著、蘇峯楠地圖繪製,《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解讀》(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7)。
陳志豪,〈清乾隆時期臺灣的番界清釐與地圖繪製:以中國蘭州西北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釐臺屬漢番邊界地圖〉為例〉,《臺灣史研究》24:4(2017.12),頁1-33。
陳宗仁,〈大英圖書館藏「臺灣輿圖」之研究:兼論鳳山縣關隘的描繪〉,《臺灣史研究》25:1(2018.03),頁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