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13cm 寬度(Y軸):18.2cm 高度(Z軸):0.9cm 重量:144.4g
文物描述
1. 本書為《中國之命運》一書,於民國42年(1953)4月由正中書局所發行的第五版,本書為鄭萍所收藏。
2. 《中國之命運》為蔣中正於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所著,發表於民國32年(1943)3月,一般認為是蔣中正與陶希聖共書而成。日文版由波多野乾一翻譯、日本評論社出版,英文版由王寵惠翻譯、林語堂寫序、麥克米倫出版公司出版。蔣介石在發表《中國之命運》時,二次大戰和抗日戰爭已經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中國已因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巨大貢獻,通過國際反法西斯組織,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國家取得獨立自主的權利,實現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的第一條「民族主義」;面臨建設新的民主中國,就是實現三民主義的「民生主義、民權主義」。全書共分八章,十萬餘字。其中心思想是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認爲三民主義的本質是國民革命,而國民革命以廢除不平等條約為核心。本書同時也成為之後國共戰爭時期,長期文鬥中的一部分。
3. 「正中書局」最早由陳立夫於民國20年(1931)10月10日在南京所創辦的書局,民國24年(1935) 8月,正中書局首先於上海設置書本批發處;隔年(1936),又於武昌、長沙設置書本批發處,並與上海大東書局於開封試辦成立聯合分局。同時於各省選出具有信用及推銷能力之同業,相繼成立代理分局,建立廣大的發行網。當年度更籌設上海印刷廠,加強印製生產力。民國26年(1937)初,將三民印務局併入改稱第一印刷廠,原上海印刷廠則改稱第二印刷廠。民國38年(1949),正中書局隨國民政府遷往台灣,總部定址於台北市城中區衡陽路20號(正中大樓),成立辦公室及門市。民國42年(1953)政局趨於穩定,新書局紛紛成立,出版業開始形呈競爭之局面。1980年代,為因應現實衝擊,正中書局不僅致力於教科書之編纂,對於一般普通書投入更多,出版叢書共15類350多種。1990年代,正中書局推行電腦化作業,興建書庫大樓,整頓海外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