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年份描述
詳細時間不明,年份依據郭燦坤於士林公學校三年級就讀時間。
尺寸/重量
長度(X軸):16.9cm 寬度(Y軸):24.5cm 高度(Z軸):0.3cm 重量:21g
關鍵字
郭燦坤、臺北市、社子、士林公學校、教育、教學、戲劇、狸囃子、童謠
文物描述
本件為油印紙本小冊,每張紙對半摺疊,再於右側邊打洞,以紙捻之繩串綁成小冊,共有5張10頁,無封面、封底。
本件第1頁開頭可見印有標題「狸囃子(タヌキハヤシ)」,按「狸囃子」為日本傳統民間怪談故事;而文章內容主要條列「甲」、「乙」、「和」、「小」等角色的對談臺詞,據此推測,本件有可能是教學所用劇本,發給學生持用,藉以由教師進行戲劇活動。在最後第9-10頁,另附有〈證城寺の狸囃子〉的童謠歌詞。
本件為1935-1936年間臺北市士林公學校(今臺北市士林區士林國民小學)三年級學生郭燦坤所用之物,第1頁下方可見印有「三年松」,下方另有書寫「郭燦坤」之鉛筆字跡。
本件原與郭燦坤整批公學校時期及郭家相關物件一起收納於火鉢木箱中,置於臺北市士林區洲美路社子郭家大房、二房祖厝正身左次間的擱柵上。2018年,臺北市政府執行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區段徵收第2期拆遷工程,位於拆遷範圍內的郭家祖厝在面臨拆除之際,由郭家後人及當地社區發展協會成員郭琬琤等人於屋內發現該箱物件並先進行搶救,再由郭家後人陳穎慧及臺史博館員蘇峯楠協助安排物件入館典藏。本件及其同批物件,除了細緻表出1930年代臺北社子郭家的生活細節,以及一名公學校臺灣小學生的校園學習經歷,其物件之留存與流轉過程,亦可見證現代臺北市都會擴張及地景空間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