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臺北樓本店青花瓷盤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圖片授權聲明: PDM
文物名稱
臺北樓本店青花瓷盤
登錄號
2020.006.0373
類別
器物類 > 飲食用具 > 飲食用具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
1927~1945
創作者/製造者
不詳
產地源始/製造地
日本
材質
陶瓷
尺寸/重量
長度(X軸):22.4cm 寬度(Y軸):22.5cm 高度(Z軸):3cm 直徑:22.5cm 重量:434.9g 
關鍵字
酒家菜、瓷盤、料理、有田燒
文物描述
1.本件為臺北樓本店青花瓷盤,是日治時期臺北酒樓使用的餐具。器形為寬口,斜直壁,淺弧腹,平底,寬圈足。胎質潔白細緻,幾無雜質。除圈足著地處外全器滿釉,外壁素面,僅施透明釉,盤內壁則皆以釉下鈷藍為飾。口沿內側以青花勾勒裝飾一道寬帶、一道細線之弦紋,內壁上平均寬度、以青料楷體書寫「台北樓本店.」之字樣,內壁底部外圍飾一道細弦紋,盤心亦以青料楷體書寫「電話五七三番」。本件瓷盤在日本當地屬於粗製品,但在日治時期的臺灣尚無法燒製,相較之下顯得高級許多。
2.本件瓷盤中以青料書寫的「臺北樓」,查日治時期昭和年間出版的《臺北商工人名錄》,可知店面地址位於表町二之二號(今臺北車站附近),為一家飲食店,經營者名林李氏六妹,電話2573號。
3.日治時期的餐館飲食可分成三類,分別是酒樓、日本料亭與西洋料理屋,其中日本料亭與西洋料理屋提供各種聲色娛樂,主要是隨著日人來臺而攜入的飲食文化,而酒樓則是由清治時期漢人移民來臺後,隨著具有高消費能力的仕紳人數增加,伴隨宴客應酬的風氣發展而來。日治時期,隨著工商業發展,公共活動增加,酒樓的數量大幅增加,除了提供飲食服務之外,也是舉辦工商團體會議、藝文展覽與演說會的場所,也有藝妓和梨園表演。日治時期臺北著名的酒樓有平樂遊、東薈芳、江山樓、蓬萊閣等等。
參考資料
1.臺北商工會議所編,1943。臺北商工人名錄,頁:173。臺北:臺北市役所。
2.曾品滄,2011。從花廳到酒樓:清末至日治初期臺灣公共空間的形成與擴展(1895-1911),中國飲食文化,7(1):89-142。
編目者
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
2023/09/08
最後更新日期: 2025/03/13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