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分期
1895-1945(日本時代)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尺寸/重量
長度(X軸):47.5cm 寬度(Y軸):24cm 高度(Z軸):2cm 重量:819.9g
文物描述
1. 本件為臺中潭子瓦磘子餘樂軒彩牌,長方形木框內裝有木牌,木牌上方橫書有「瓦磘子」,下直書「餘樂軒」三大字。彩牌正面施清漆,背面不上漆,頂端有金屬掛鉤,其餘部分少裝飾,彩牌是臺灣曲館藝陣在表演時懸掛識別與展示之用的器具。
2. 瓦窯子餘樂軒位於臺中潭子瓦磘子(約今福仁里),餘樂軒是當地著名的曲館,其中尤以成員葉美景藝師最為人所知。葉美景1905年出生於瓦磘子,12歲隨老師學習北管,後擔任餘樂軒的館員與館先生,在多個曲館教授音樂。1950年移居臺北,1995年開始於臺北藝術大學教授北管音樂,直至2022年逝世,身後留存有大量北管戲曲資料。
3. 臺灣傳統農村社會中,常有地方子弟利用農閒練習樂器演奏、陣頭與戲曲表演,在地方年節時參與廟會喜慶參與演出,稱之為子弟戲、曲館等,其中臺灣中部以演奏北管為多。1970年代之前,臺中的北管館閣表演仍算興盛,後來隨著新式娛樂的電影、電視等之興起,傳統樂團曲館經濟日益困難,成員老化,演出稀少,因而逐漸沒落。
參考資料
呂錘寬,2005。北管藝師生命史:葉美景‧王宋來‧林水金,頁:22、31-58。宜蘭縣五結:國立傳統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