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同治元年秋重鐫《聖諭廣訓衍》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圖片授權聲明: PDM
文物名稱
同治元年秋重鐫《聖諭廣訓衍》
登錄號
2019.015.0001
類別
器物類 > 政治社教 > 教育用品
圖書文獻類 > 書籍 > 教育
歷史分期
1861-1875(清代-同治)
年份描述
同治元年
材質
書籍
尺寸/重量
長度(X軸):12.6cm 寬度(Y軸):21.1cm 高度(Z軸):2.4cm 重量:124.3g 
關鍵字
熟番、日南社、聖諭廣訓衍、劉添福
文物描述
此書為同治元年(1862)重新印行的書籍,為日南社熟番劉添福之物,可能是在日南社義塾宣講聖諭所用。此書為右開線裝紙質印刷本。清咸豐、同治時期,太平天國戰亂,社會秩序混亂不堪,清朝政府重新認識到教化民眾、加強思想控制的重要性。同治元年(1862)至同治4年(1865)共3次頒諭要求各省教官讀書立品,實力宣講聖諭。中央將宣講作為推行教化的重要政策,並要求地方嚴格推行,此書應該就是此加強宣講時期所使用的書冊,可見證清治時期臺灣熟番與清朝國家之間互動的文物,文獻史料珍貴稀少。
此書封面泛黃有破損、蟲蛀痕跡,但已重裱修補。此書書名以毛筆隸書寫在封面紅紙上,直行書寫:「聖諭廣訓衍」。書名下方另以小字書寫:「日南社、劉添福」、「後頁有捷報」。封面後頁書「同治元年重鐫」、「板藏福省南後街宮巷口吳玉田刻字鋪」,內頁:「雍正二年二月初二日、日南社,劉添福習」等字樣。
潘英海透過田野調查,發現了日南社番公館的位置,坐落位於今日南國小前方,並推論附近就是日南社址。洪麗完則認為該社社址應位於今臺中縣大甲鎮幸福里一帶。
《聖諭廣訓》是雍正2年(1724)出版的官修典籍,目的在訓諭世人守法和應有的德行、道理。此訓起始於宋代,原是群眾自訂的互動互助鄉約行為規條。明代地方官運用鄉約形式推行教化,清代也承襲了此種方式。清順治時期確立了鄉約制度,規定地方設立講約處所,每月朔、望,齊集百姓宣講《親頒六諭》。康熙9年(1670)進一步擴充為《聖諭十六條》,將教化定為治國重點之一。
雍正時更為重視《聖諭十六條》,對其逐條細加深解,書成萬言《聖諭廣訓》,於雍正2年(1724)頒行天下,以之作為教化民眾的基本教材,並通令地方進行宣講。
咸豐、同治時期,太平天國戰亂,社會秩序混亂不堪,清政府重新認識到教化民眾、加強思想控制的重要性。同治元年(1862)、治2年(1863)、同治4年(1865)3次頒諭要求各省教官讀書立品,實力宣講聖諭。將宣講作為推行教化的重要政策,並要求地方嚴格推行。 此書應該就是此加強宣講時期所使用的書冊。
參考資料
歷史地圖繪製,資料來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歷史GIS部落格,網址: http://blog.ncue.edu.tw。點閱日期2019/4/22。 張艷,〈略論咸同時期清政府的道德教化政策〉《臨沂師範學院學報 》29卷2期,2007年4月 ,頁135-139。 王爾敏,〈清廷《聖諭廣訓》之頒行及民間之宣講拾遺〉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22下期 ,1993年6月,頁255- 276。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清穆宗實錄選輯》卷52、88、135(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7年)。
編目者
蘇峯楠
編目日期
2020/08/14
最後更新日期: 2024/04/16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