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年份描述
從「仁丹五周年」字樣推測,此件頭像創作時間約為1905年日本大阪藥店森下南陽堂推出藥品「仁丹」5年後的1910年。
尺寸/重量
長度(X軸):12.5cm 寬度(Y軸):10.4cm 高度(Z軸):22.3cm 重量:1.28kg
文物描述
1.京都清水藤林製石雕少女頭像,為一少女仰頭朝向遠方咧嘴微笑之頭像,原屬畫家陳澄波先生之遺物。雕像的作者極力在堅硬的石材媒介上表現出少女柔軟而縷縷垂肩的頭髮,雙耳耳鬢間繫上的蝴蝶結也增添少女的稚嫩可愛。作者也細緻刻畫少女五官,如少女的眼瞼、雙眼皮以及顯露年齡的分明牙齒。頭像雕刻範圍至胸上,胸下為一圓柱體底座。底座背後刻「紀念 仁丹五周年 毒滅十周年」,底部則刻「京都清水 藤林製」之字樣。
2.日本到了明治時代開始產生「美術」的用語和概念,雕刻也和繪畫同樣被納為美術學校的正式科目,西洋雕刻技術也就此開始傳授、發展。不過,近代日本藝術家對於寫實性的理解仍然與西方有所不同。相較於西方著重於視覺上的寫實表現,日本人的寫實更重於觸覺,因此也更重視表現人物的頭髮、皮膚與衣物的質感。本件作品即表現日本近代雕刻的特質。
參考資料
1.李培德,2015。日本仁丹在華的市場策略及其與 中國人丹的競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89:85-124。
2.古田亮著、白適銘譯,2015。「日本雕刻的近代」系列翻譯(一)明治的雕刻,雕塑研究, 14:13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