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2.4cm 寬度(Y軸):4.3cm 高度(Z軸):0.4cm 直徑:2.4cm 重量:6.3g
文物描述
文件「第二次臺灣戶口調查參加章」,年代為西元1910年,為當時總督府臨時第二次臺灣戶口調查之調查員身分證明徽章,標示為上下三角。為圓形銅柱徽章,上扣有迴紋針。臺灣「戶口制度」的基本架構,原則上是在1905年的「臨時臺灣戶口調查」後確立的。後藤新平為了統治行政方便,「戶口調查」時同步執行了其他三項調查,國勢調查、警察治安資料、臺灣民戶籍。根據「臨時臺灣戶口調查」所得資料作成全臺灣居民的「戶口調查簿」後,後藤新平將原來由地方「街庄役場」管理的「戶籍簿」作廢,改以新的「戶口調查簿」取代之。此後所有臺灣居民的「人籍」與「戶籍」事務皆納入由警察管理。而當時臺灣的地方「街庄役場」在數量與人數上並沒有能力辦理戶籍事務,因此由警察單位負責處理。
參考資料
1.阿部由理香,〈日治時期臺灣戶口制度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2001)。
2.李崇僖,〈日本時代臺灣警察制度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