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8.8cm 寬度(Y軸):3.6cm 高度(Z軸):0.6cm 重量:17.4g
文物描述
1.本物件為選手胸章,是1948年東京棒球邀請賽之選手胸章,別針的部分為藍色與黑色相間,黑色部分上頭寫著「2 INTER-CITY INVITATION BASE BALL-KYOTO」,藍色部分則寫上1948的年代。別針下方有一塊布,上面寫有選手的字樣。
2.棒球在日治時期稱為野球,為當時為風行的運動項目之一。臺灣的體育運動是在日至時期後才有系統的實施,且運動比賽不只是體能比賽更富含意義,其所代表的是臺灣人開始學習競爭與守法的精神,以及野蠻文化被天皇感昭因而走入現代化之內涵。另外,野球的教育從小學開始,其藉由教育的方式達到追求身體健康、鼓勵競爭、講求節制、倡導團隊合作、犧牲奉獻等目的,並讓野球成為「帝國的體育運動」,因此在殖民政府如此的推廣之下,野球傳播至臺灣各地並蓬勃發展。雖說如此,但就當時代的野球競賽成績而言,臺灣人並不亞於日本人。此外,就時代而言,日治時期是臺灣棒球萌芽也是發展的時期;戰後由於民生困苦,所以棒球是庶民生活的一部分,學校、公司有許多球隊成立,但成績不算耀眼;自1970年代後臺灣的棒球隊組成穩定,也有較多成果。
參考資料
1.林丁國,〈日治時期臺灣網球與棒球運動的島內外競賽表現〉,《臺灣史研究》16卷4期,(2009.12,臺北),頁37-80。
2.林丁國,〈觀念、組織與實踐: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之發展(1895-193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3.謝仕淵,〈帝國的體育運動與殖民的現代化:日治時期臺灣棒球運動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1)。
4.謝佳芬,〈臺灣棒球運動史(1920-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