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臺北的本島式大奉迎門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文物名稱
臺北的本島式大奉迎門
登錄號
2017.017.0331.0008
類別
圖書文獻類 > 照片與相簿 > 其他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創作者/製造者
臺北市役所
材質
照片
尺寸/重量
長度(X軸):14.4cm 寬度(Y軸):9.8cm 重量:1.03kg 
關鍵字
奉迎門、行啟、殿下、本島式、日治時期
文物描述
1.此份文物為日治時期的黑白照片,內容為臺北的本島式大奉迎門,相中為正在興建中的本島式大奉迎門,架著許多竹木,底下許多居民來去穿梭,有挑著扁擔的、騎著單車的等,一旁著建築物則是日治時的巴洛式建築。
2.此奉迎門位於臺北州臺北市太平町,二丁目與建成町的交叉點,興建於1923年,原為大稻埕的入口,造型為中國樣式,樓門共立有四根青石大龍柱、白石大柱八根、四座石獅。
參考資料
1.吳馥旬,〈由1923年裕仁皇太子臺灣行啟看都市空間之變化〉(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研究所,2005)。
2.陳煒翰,〈日本皇族的殖民地臺灣視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11)。
3.馮佳雯,〈支配者的腳印─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巡視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2004)。
編目者
蔡誌德
編目日期
2019/08/28
部件清單
登錄號 文物名稱
2017.017.0331 1923年臺北市役所出版《皇太子殿下臺灣行啓記念寫真集》
2017.017.0331.0001 四月二十七日御召鑑金剛
2017.017.0331.0002 五月一日橫須賀御歸還
2017.017.0331.0003 殿下的奉迎港口
2017.017.0331.0004 皇太子東宮行啟
2017.017.0331.0005 東宮殿下會御渡臺御凌
2017.017.0331.0006 臺灣總督府前公式鹵簿的前進
2017.017.0331.0007 臺北市民的殿下奉迎
2017.017.0331.0008 臺北的本島式大奉迎門
2017.017.0331.0009 臺南市奉迎塔下御通過的御召自動車
2017.017.0331.0010 御泊所存百總督官邸
2017.017.0331.0011 公式鹵簿的進行
2017.017.0331.0012 草山休憩所
2017.017.0331.0013 全島學生聯合運動會
2017.017.0331.0014 臺北承恩門點燈夜景
2017.017.0331.0015 臺中神社
2017.017.0331.0016 嘉義耆老列隊迎奉
2017.017.0331.0017 臺灣蝴蝶蘭
2017.017.0331.0018 參拜臺南神社
2017.017.0331.0019 藝陣表演蜈蚣陣
2017.017.0331.0020 體操訓練中的秩父宮雍仁親王
2017.017.0331.0021 奧林匹克運動會臺灣預選賽之臺灣人選手
2017.017.0331.0022 橫須賀市官員入棚避雨
最後更新日期: 2023/02/24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