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10.2cm 寬度(Y軸):7.1cm 高度(Z軸):15.3cm 重量:168.3g
文物描述
1.本件觀世音菩薩像採坐姿造形,以木雕方式製作,表面粧佛已脫落。觀世音菩薩作結跏趺坐姿態,雙腿雙盤交錯相疊,足部隱於袍服之內。雙手手肘微彎,雙手上仰相疊,右手掌在上,結禪定印,安放於雙盤的雙腿上。觀世音菩薩相貌莊嚴,頭梳一圓髻,身穿軟袍披肩。觀世音菩薩背後有一長方形的入神洞,封榫佚失,可見腹藏物,有一捲成圓形麻布狀的入神物,以及入神時的長紙片,前面書有「腹藏」二字。「腹藏」上書湖南省長沙府醴陵縣信民傅品亨等所敬獻,祈求萬事清吉、功名利祿、長壽、多子、招財富貴等等,末書「大清咸豐庚申年六月」,即清咸豐10年(1860)所入神敬獻的觀世音菩薩。
2.觀世音菩薩簡稱觀音菩薩,菩薩即「菩提薩埵」之簡稱,亦即「覺悟之有情眾生」。觀世音菩薩為漢傳佛教之四大菩薩之一,尊稱大悲觀世音菩薩,臺灣民間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媽,為民間普遍供奉的佛教菩薩。閩臺地區觀世音菩薩信仰興盛,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之說,觀世音菩薩也成為普遍的家神之主。傳世觀音像除準提、千手觀音之外,一般有立姿、半跏趺坐、跏趺坐等三種主要姿態,立姿多為家宅供奉,半跏趺坐多為同祀之菩薩,而做為佛寺主尊者則多作結跏趺坐姿態。(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
1.顏素慧,2002,《觀世音菩薩小百科》。臺北:城邦文化公司。
2.陳清香,2015,〈大觀音亭佛龕早期觀音等供像探討〉《府城大觀音亭與觀音信仰研究》。臺北:里仁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