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11.9cm 寬度(Y軸):8.4cm 高度(Z軸):17.6cm 重量:206.1g
文物描述
1.本件木雕普庵祖師像,作結跏趺坐姿態,表面施作塗裝、安金不見紅粉線盤飾粧佛技法,粧佛局部剝落。顏面表現青年比丘相貌,山根塌、鼻樑短,嘴與兩鼻翼同寬,身著右衽寬袖僧袍,袍面粉線盤飾方格福田衣紋、衣緣粉線盤飾寶相花紋。雙足盤腿,雙掌向上伸食指與小指收三指置於膝上,此種契印又稱「期克印」或「道指」。本件屬於「脫椅」作法,臺座已缺失。
2.普庵祖師又寫作普唵,為西元1115-1166年的宋代僧侶,俗名余印肅,普庵祖師屬於神異僧信仰的範疇,佛、道教、民間信仰常將其奉為解厄度難的神祇,臺灣民間更有名為普庵派的小法,為人施行紅黑法事。普庵祖師為佛教臨繼宗僧侶,造像表現身著寬袖僧袍、左肩披袈裟的年輕僧侶樣貌,又為展現普庵祖師演道神通一面,雙手握拂塵,或一手持拂塵、一手結期克印(也稱為道指)或持水盂。除僧侶造型之外,亦有披髮、顏面五糾長鬚,雙手結印或手持長劍,腳踏火輪的造像,這類神像大多為普庵派小法所供奉。(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
捷幼出版社編輯部,1992,《中國神仙傳記文獻初編第四冊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七卷》。臺北:捷幼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