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尺寸/重量
長度(X軸):117.3cm 寬度(Y軸):119.7cm 高度(Z軸):63.5cm 重量:42kg
文物描述
本件摔桶形狀猶如梯形的圓桶,前方寬口、後方窄口,由木板拼板而成,以鐵件固定。底部設計有三根凸出的硬木,如雪橇狀,使之易於移動。內緣有上下二層、7組的小鐵環,作為放置竹竿、架笨仔(麻布網)使用。桶身外以3股的竹條紮綁於底部與中間,藉以強化固定桶身,曾以鐵線修理過,是以鐵線紮綁之前的形式作法。桶身下方左右兩側及後方釘有鐵環,繫著粗繩,可以拉動摔桶。整個摔桶表層塗抹有黑色的「瀝青」,具有防腐、防蟲蛀的功能。
參考資料
1.簡榮聰,2004。臺灣傳統農村生活與文物,頁:53-54。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江韶瑩等,2009。摔桶,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頁:141。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