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4.5cm 寬度(Y軸):4.5cm 重量:0.4g
文物描述
1.本物件為雲州大儒俠之史艷文尪仔標,形狀圓形,邊緣為波浪狀,材質為紙質,正面人物為雲州大儒俠的史艷文,四周圖案與字樣依順時鐘方向分別是藍字「撲克牌-梅花」、藍字「十二生肖-豬」、藍字「猜拳-剪刀」、紅字「象棋-炮」。背面圖案與字樣為「象棋-相」。
2.《雲州大儒俠》,1970年由黃俊雄金光布袋戲製作,雲州大儒俠故事有四大部分,分別描述史艷文出身與其行俠仗義;韃靼之亂與女暴君為禍武林;雲州四傑傳;達摩金剛榜等。史艷文,人稱史賢人、史君子,自幼偃文習武,尊崇儒道,史艷文擅長劍法外,亦通曉卜爻之道化險為夷。
3.尪仔標,又稱翁仔標,於二戰結束後,臺灣輕工業蓬勃發展,開始有廠商以簡單機械設備生產童玩商品,尪仔標便是於此時開始盛行於孩童之間。其形狀除最常見之圓形外,另有方形、飛機形等,遊戲進行方式多樣,常見的有搧牌、擊牌,另有以其卡面上方的數字、撲克牌花色、猜拳等圖案來進行遊戲者,卡面上多印上當時著名的動畫漫畫人物、歌仔戲演員、電影角色等。
參考資料
1.張世宗,2006。昨日童年.傳統童玩:趣說臺灣童年游藝文化,頁:95-97。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2.蕭學仁,2010。老台灣柑仔店-典藏版:3000件藏品、500多張圖片懷舊大蒐集,頁:75-76。臺北市:上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史艷文舞臺,https://www.ylib.com/bodehi/hiku/hiku1.htm(瀏覽日期:2020/03/10)。
4.張信昌,2014。圖解台灣經典老玩具:不同時代‧不分年齡‧每個人心中都藏有一隻最愛偶,頁:170-171。臺中市: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