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分期
1875-1895(清代-光緒)
1895-1912(日本時代-明治時期)
尺寸/重量
長度(X軸):70.1cm 寬度(Y軸):76.3cm 高度(Z軸):1cm 重量:190.5g
文物描述
臺灣漢族婦女上衣除了大襟衫之外,還有一種稱為「祫」的背心,是一種穿在大襟衫外的無袖短衣。此種服裝衍生自清代「馬甲」或「坎肩」,開襟方式有大襟、對襟、琵琶襟和一字襟,清朝時期領子為立領,後期常見為圓領(無領)造型、無袖(袖孔寬大),冬衣者為雙層有裡或夾裡鋪棉。
此背心為雙層結構,表布為黃色絲質緹花布料製作,內層用水藍色棉布做裡布,緹花暗紋為蝴蝶、蘭花、梅花等吉祥花卉,服裝結構為圓領、右開大襟,領緣以及大襟外緣加飾深棕色絲緞鑲緄雲頭紋飾,外圍在貼飾三層次的牙子細帶,隨著雲頭紋飾的波浪起伏,形成優美的渦漩弧線,同時以深棕色絲緞作七對直布釦(頷下1、大襟2、腋下1、脇邊3),以表面光潔的白色貝殼釦為紐頭,整體形貌高貴而典雅,應是富貴家庭婦女的禮服用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