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15.5cm 寬度(Y軸):6.6cm 重量:0.8g
文物描述
1.本物件為1976年臺灣銀行印製的新臺幣拾圓鈔券。以紅色為主墨色,採橫式印製,長6.6公分,寬15.5公分,採用三色凹版圖面配多色凸版底紋,正、背面四邊外緣留白。鈔券正面是由滿布紅色幾何花紋構成鈔票底圖方框,方框右上、左下兩角繪製深色幾何圖形框;方框左上、右下兩角框內各正寫「10」字數字。方框內中央略偏右處繪「10」底圖,10底圖上由右而左覆寫「拾圓」字樣,「拾圓」字樣上方由右而左書寫「中華民國」等4字,「拾圓」字樣下方由右而左書寫「臺灣銀行」4字,「臺灣銀行」字樣右、左兩側各印有篆體「臺灣銀行董事長」、「臺灣銀行總經理」紅色方形戳章。中央偏左處繪製孫文肖像。方框內左下、右下處各書寫1組紅色「TV332240JS」流水編號。方框邊界外下方中央由右而左書寫「中央印製廠」等5字。鈔券背面印製幾何花紋方框,方框右上、左下兩角各繪製深色幾何花紋框,框內正寫「拾」字;右下角繪製同心圓框,框內正寫「10」數字;左上角亦有書寫「10」數字。方框內中央繪製扁橢圓框,橢圓框內繪製總統府圖案,圖案左下處由右而左書寫「中華民國六十五年製版」等10字。
2.1949年新臺幣發行初期,發行的鈔券均為直式印製,1961年,臺灣銀行開始發行第一批橫式鈔券,該年度製作的鈔券共有壹圓、伍圓、拾圓、伍拾圓等4種面額。1972年,臺灣銀行開始發行第三套橫式新臺幣鈔票,印製面額有拾圓、伍拾圓、壹佰圓、伍佰圓、壹仟圓等5種,本物件拾圓鈔券,是第三套橫式鈔票面額最小者。其於1978年1月16日發行,2002年7月1日停止流通。
參考資料
1.許義宗,1997。TOP中國紙幣。臺北:作者自印。
2.許義宗,1999。臺灣貨幣圖說。桃園:成陽出版社。
3.新臺幣時期,中央銀行券幣數位博物館,https://museum.cbc.gov.tw/search/list.aspx?menu=5&id=5&sub=27(瀏覽日期: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