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12.4cm 寬度(Y軸):11.7cm 高度(Z軸):5.5cm 直徑:12.4cm 重量:207.3g
文物描述
1940年代至1950年代臺北北投、鶯歌等窯流行生產的陶瓷餐具。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以模具成形,並於白色長石釉上裝飾彩釉之後,高溫燒成。圈足刮釉露胎,露胎可見數道空隙裂痕,並沾黏窯沙。器底燒結出火石紅顏色。碗口緣上方裝飾一圈寬帶青色釉彩,口緣一角有人為修補痕跡,材料不詳,但黃色效果形似追摹習稱為金補(或稱為補金、金繕)的陶瓷修理工藝。外器壁下方裝飾一道青花線圈,與口緣青色釉彩,皆為化學鈷料。碗內壁素面無紋,外器壁一側以多彩裝飾,淡綠色彩料作葉,褐彩寫枝莖,粉紅顏料點染盛開花朵,仔細地暈染紅色深淺變化,寫意繪法流暢自然。粉紅彩色料,其引進臺灣比釉下青花鈷料年代略晚,但推測日治時期已經開始使用,接著褐彩、綠彩等新色彩紛紛出現。一時蔚為風潮。該件作品口部略呈歪斜,或許還在實驗階段,粉紅彩料有若干孔隙,發色未成功,但可見陶工表現漸層暈染的努力嘗試。
參考資料
1. 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2. 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