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分期
1895-1945(日本時代)
1945-(二戰後)
尺寸/重量
長度(X軸):27.8cm 寬度(Y軸):43.1cm 高度(Z軸):4.7cm 重量:2.52kg
文物描述
本文物為壁鎖的局部構件,壁鎖又稱鐵剪刀、鐵絞刀,為西式建築的構件,英文為anchor,即錨之意,意指本構件具有錨的功能。壁鎖為鐵件,以鐵條前端釘入牆壁,穿過牆壁後再釘進木樑中,功能為穩固牆壁與樑的接合度。鐵條後端則作成彎鉤狀,勾住另一件垂直向鐵件,使露在牆壁外面的鐵件牢牢貼附在牆壁上,此垂直向鐵件即為本文物。臺灣的壁鎖,露在牆壁外的鐵件有剪刀形、S形兩種,西方則有許多為直線形,本件則為剪刀形。本件壁鎖一面沾附白灰,為與牆面附著面,顯示此壁鎖應為由建築上所取下。本件尚有兩小條斷裂的ㄇ形與L形鐵條,應為穿入牆壁鐵件的後端鉤狀部分。壁鎖打製難度不高,難以由外形判斷年代,但由本件壁鎖繡蝕度尚不嚴重,推測可能為日本時代以後製作。
臺灣傳說壁鎖是荷蘭時代由荷人所傳入,在臺灣此項構件只分布在臺南附近廟宇或民居的山牆上,此說有可能為真實。但中國江蘇、山西等地亦有此構件,因此壁鎖傳佈的來源和過程尚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