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17.6cm 寬度(Y軸):23.4cm 高度(Z軸):0.1cm 重量:34g
文物描述
1.本物件為下淡水溪、鐵橋黑白照片及臺灣河流文字說明。照片有兩張,上方照片題名為「下淡水溪鐵橋」,遠景有一座圓拱形桁架設計的鐵橋,即為下淡水溪鐵橋,鐵橋橫跨寬闊的下淡水溪,近景的沙丘河岸有一小條道路。下方照片題名為「同上架橋竹筏渡河狀況」,遠景為寬廣的下淡水溪,近景為一艘渡船停靠在岸邊,船上有載數十位的船客,此為渡船載客橫渡下淡水溪的情景。文字說明的題名是「(41)下淡水溪と鐵橋.臺灣の河流」,有四個小題名。第一部分題名為「下淡水溪」之介紹,下淡水溪為臺南廳與阿緱廳的地界,河流流程長36哩,灌溉便利、舟筏便利屬本島第一;第二部分題名為「鐵橋架設」,因下淡水溪每年雨季氾濫使得九曲堂、阿猴交通阻斷等原因而建下淡水溪鐵橋。明治44年歷經三年的工作期程,至大正3年竣工。橋臺24、延長5千7呎,花費1百30萬日圓,為東洋第一長橋。第三部分為「臺灣の河流」記述臺灣河名、發源地及流程(里),分類為東斜面的宜蘭濁水溪、大濁水溪、花蓮溪等,以及西斜面的淡水河、大安溪、大甲溪等。第四部分為「臺灣の河流特徵」之說明,臺灣河流多急流,雨季時,河流自高山急流而下,造成水害,另一方面亦可以利用急流從事水利電氣事業。2.下淡水溪鐵橋,又稱為「高屏舊鐵橋」,位於臺鐵九曲堂站到六塊厝站之間,橫跨高屏溪(當時稱下淡水溪),興建緣由是當時縱貫鐵路已完成基隆至高雄段,但屏東地區大量的蔗糖成品無法運送至高雄港以利出口,因此西元1911年由臺灣總督府技師飯田豐二主持下開始興建,1913年竣工,至1992年退役,現為國定古蹟。
參考資料
1.下淡水溪鐵橋(高屏溪舊鐵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http://view.boch.gov.tw/NationalHistorical/ItemsPage.aspx?id=71(瀏覽日期:2018/08/17)。2.陳立欣,2011。百齡大橋-高屏舊鐵橋,源雜誌,90:30-39。3.陳立欣,2003。漫談高屏溪舊鐵橋,南臺文化,夏=10:32-35。4.陳怡安,2018。翻轉左岸舊鐵橋古蹟之美。屏東: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