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描述
1. 複製拷貝片製作年代為2005-2006年。
2. 內容影片攝製年代約於1942-1943年間。
文物描述
1. 《臺南州國民道場》複製拷貝片,本件為本館2005-2006年委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進行整飭,從翻底片複製而來之複製拷貝片,採用柯達35mm聚脂片片基,膠卷全長971呎7格,黑白紀錄片,光學面積聲軌,日語發音。保存狀況良好,無明顯劣化或損傷。
2. 複製拷貝片畫面從30呎1格處開始,為2005年修護原拷貝所加註之說明字卡,字卡之後原有複製原拷貝片頭之引導片(Leader),此引導片長3呎5格,2021年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資料保存及展示中心進行膠片修護時,將其取下接在片尾保存,畫面於956呎6格處結束。與翻底片相比,複製拷貝片無印出971呎7格的「END」。
3. 《臺南州國民道場》由編制在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下的「台灣映畫協會」拍攝,片長約10分鐘。畫面包含國民道場和忠靈塔的設計圖、國民道場內的樣貌,記錄了青年於臺南州國民道場的生活作息與課程訓練。訓練從早晨集合報數開始,在水池進行神道教的「褉」儀式後神前參拜,再集合升旗演唱愛國歌曲〈海行兮〉;課程有室內的精神訓話、珠算課,以及室外的農作業勞動,最後是頒發「鍊成證書」以及日語旁白誦讀「道場訓」。其中「鍊成證書」寫有昭和十八年的字樣,可知本片於1943年後攝製完成。影片配有日語旁白,用以解說影片中的內容。
參考資料
1. 三澤真美惠,2003。「皇民化」を目撃する: 映画『台南州国民道場』に関する試論,言語会:Gensha。7(3):101-120。
2. 吳密察、井迎瑞編,2008。片格轉動間的台灣顯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修復館藏日治時期紀錄影片成果,頁:32-33。臺南市:臺灣史博館。
3. 傅朝卿,2001。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頁:185。臺南: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4. 謝侑恩、吳永毅,2021。「110-111年日治後期教育宣傳膠卷影片檢登修護與數位掃描計畫」藝文勞務採購案期中成果報告。委託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執行單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資料保存及展示中心。
5. 歷史建築-忠靈塔(第三屆全省體育會紀念塔)公告資料,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https://nchdb.boch.gov.tw/city/TN/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220216000001(瀏覽日期:202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