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日日新報社出版《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11310號1931年(昭和6年)10月7日第1至4版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文物名稱
日日新報社出版《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11310號1931年(昭和6年)10月7日第1至4版
登錄號
2004.028.5173
類別
圖書文獻類 > 報紙 > 日治時期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材質
紙質
尺寸/重量
長度(X軸):80.9cm 寬度(Y軸):54.1cm 重量:21g 
關鍵字
御用報紙、臺灣新報、臺灣新生報
文物描述
此為1931年(昭和6年)10月7日《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1至4版,內容計有〈離去政權軍權 蔣介石氏決意下野 軍隊全部委諸三氏〉、〈廢省問題一敗塗地 豫算意見倘不見容〉、〈商大生二千餘名期貫徹反對目的〉、〈滿蒙各地獨立總是一時的現象 張學良氏意外樂觀〉、〈第二滿洲事件至發生亦不得已〉、〈視當時之情勢如何或至第二三回起利 金輸出絕對不禁止〉、〈蔣駐日華使呈信任狀〉、〈兩相協議硫安問題〉、〈日銀起利〉、〈南京抗日運動 日貨總投棄押收 學生宣傳隊近郊宣傳〉、〈奉天維持委員會決中止政治運動 因關東軍之布告〉、〈對袁金鎧等希發逮捕令 張氏電蔣介石氏〉、〈臺灣朝鮮兩銀行將必追隨起利〉、〈三倉庫會社運送部合併資產評價已就〉、〈霧社事變一周年祭 決舉行于臺中〉、〈白鳩號飛到島都旋飛往淡水無事〉、〈糖業試驗所官制留保于內閣總務課〉、〈臺東街民大會為架橋竝開圳路 決舉委員到北陳情〉、〈臺北國際競泳派選手十數名〉、〈本年上半期芭蕉移出〉、〈水產事務磋商會〉、〈太平洋無著陸橫斷の歷史的大飛行に美事成功 魔のベーリング海峽を征服〉、〈廣東、南京兩政府の妥協遂に不調に了る 蔣氏の反對通電から〉、〈閰馮氏出平して國事に協力せん 學良氏の要請に從って〉、〈人間亂舞〉(加藤武雄)、〈絕好の飛行日和にお歷々の空中遊覽〉、〈排日運動取締を支那政府に要求〉、〈廣東の大遊行平靜に終る 取締嚴重のために〉、〈對日經濟絕交實行期に入る 六日福州で示威遊行〉、〈金融恐慌の兆 五日上海市場は先物立會を中止〉、〈日月潭めがけて失業者が押かける〉、〈小波おじさん十一月來臺 全島を童話行脚〉、〈減食して迄瘦る巴里の女〉、〈八犬傳物語:名劒村雨丸〉(小泉長三)、〈名家敗退將棋〉(六段:山北孫三郎、四段:鈴木禎一)等等,另有商品廣告。
  此物件代表的《臺灣日日新報》為臺灣日治時期創辦,並偏向日本官方立場的報紙,也被稱為總督府的「御用報紙」。《臺灣日日新報》並非日治時期最早創辦的報紙,是由1896創辦的《臺灣新報》以及1897年創辦的《臺灣日報》合併而成。其後《臺灣日日新報》與《臺南新報》、《臺灣新聞》共三報被合稱「臺灣三大御用新聞」,同時也是臺灣當時最大的報社,最終在日治末期的1944年將臺北《臺灣日日新報》、《興南新聞》、臺中《臺灣新聞》、臺南《臺灣日報》、高雄《高雄新報》、花蓮《東臺灣新報》五大報合併為《臺灣新報》,而在戰後《臺灣新報》被國民政府接收改為《臺灣新生報》。(何義麟,2015:26-27)
  日治時期的臺灣報紙,就發行機構的性質可分為官、民兩類。在官方方面,有總督府發行的《府報》,以及各州、縣、市、庄等地方政府發行的地方報,如:《臺北州報》。民間方面則有言論親近官方的《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新聞》、《臺南新報》,而貼近民眾立場的報紙則以《臺灣民報》為代表。由於總督府嚴格的出版限制,使得報刊出版門檻甚高,得以籌辦刊物者通常為財團、大型組織或具備豐厚資產者。
參考資料
何義麟,2015。《臺灣日日新報》到《臺灣新生報》,臺灣學通訊,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85,頁:26-27。

《臺灣學通訊》編輯委員會編,2015。日治時期的報業發展,臺灣學通訊,85,頁:4-7。
編目者
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
2020/08/21
最後更新日期: 2023/09/14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