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名稱
民進年代雜誌社出版《民進年代》週刊第16期總號第89號
尺寸/重量
長度(X軸):19cm 寬度(Y軸):26.2cm 高度(Z軸):0.4cm 重量:127g
關鍵字
民進黨、民進年代、黨外、黨外雜誌、九十年代、領先週刊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雜誌,此物件以相片為封面(許曹德的妻子秀鸞女士)。本物件為1987年10月發行之《民進年代》週刊第16期(九十年代系列總號第89號),封面內容計有〈許曹德蔡有全蒙難〉、〈雙十節「66大順」的政治明牌解析〉、〈臺灣「統派」政治犯成立聯誼會〉、〈時代新聞社的三角習題〉、〈許信良將於11月上旬三度扣關〉、〈由「天道盟」看黑道社會的本土化〉、〈股票狂跌,國民黨一瀉千里〉等。目錄計有(一)最前線、(1)許信良旋風將再颳起?(蘇武)、(二)打開天窗說亮話、(1)「1/2」不是真理!(本社)、(三)我們的天空、(1)台北縣黨部該振作、(2)臺灣汽車商草菅人命、(3)人人有言論的自由、(四)封面故事、(1)警察:打人喊救人,民眾:挨打又被押-聲援蔡有全、許曹德高院開庭市況報導(范文雄)、(1.1)臺獨案考倒檢察官、(1.2)聲援說明會日程、(1.3)臺灣筆會聲明、(1.4)抓人玄機、(1.5)民進黨中央聲明、(1.6)停止迫害,還我同志!-立刻無罪釋放蔡有全、許曹德、(1.7)言論自由,臺獨無罪-「臺灣政治受難會事件」後援會聲明、(2)主張臺獨等於「叛亂」?-許榮淑等質詢許、蔡「臺獨案」、(五)特別企劃、(1)大戒嚴換成小戒嚴-集會遊行法上場(柳平原)、(2)梁肅戎「兵法」議「集遊法」(吳志仁)、(3)和稀泥,遺後患-「集遊法」議事風波(文劍雄)、(4)用群眾運動對抗「集遊法」(范道地)、(六)民主運動場、(1)「美麗島」重振雄風?-從許信良返臺看民進黨的權力鬪爭(韓光)、(七)社會批判、(1)1166期硬衝「民進年代」發威(樂友)、(2)「六六大順」的政治玄機、(3)台銀總行蒐集明牌(李木生)、(4)舉手舉腳贊成大家都快樂!(林水連)、(八)新聞現場、(1)「偽」國慶狂漲,「真」國慶狂跌-股票狂瀉,老K灰頭土臉(林錦鍠)、(2)司機上街頭,今天不載客-十月九日立法院抗議現場報導、(3)計程車司機的願望、(4)聲援蕭貫譽、柯家聲記實、(5)楊上民告郭南宏、(九)政治行情表、(1)飛越監察院的屋脊-監察院「休彈」蘇南成(東方瑞士)、(十)特別報導、(1)黑社會的本土化運動-天道盟崛起的政治意義(獨笑天)、(十一)抗議檔案、(1)官商勾結又一章-五輕案是特權污染的產物(袁明月)、(十二)民進論壇、(1)工黨的理想與骨氣在那裡?-論「跨黨黨員制」之不足取(陳慶順)、(2)真是燙手山芋!-民進黨迷航的大陸政策(吳志仁)、(十三)民進新聞排行版、(1)民進黨中央關懷「受迫害黨員」、(2)民進黨中央舉辦「黨務座談會」、(3)劉文福、林阿清無法交保、(4)黃宗文籌組新聞通訊社、(5)江蓋世、鄭南榕難逃魔掌、(6)民進黨通過「中國大陸政策」、(十四)陽光下、(1)「遠見」盜版方勵之自選集、(2)國會助理聯誼會面臨瓦解、(3)時代新聞設的三角習題、(4)臺灣「統派」政治犯成立互助會、(十五)政治三分球、(1)萬年國會是「鬼統」,不是「法統」!(周病) 等。
此件《民進年代》雜誌為系列黨外雜誌其中之一,該系列有《九十年代》、《民進年代》、《領先週刊》等週刊,《民進年代》為純粹為民進黨新聞服務的雜誌,並期許為民眾帶來平實、客觀的報導,雜誌社的成員也都是民進黨的青年黨工,與當時期出版的《民進週刊》一樣都與民進黨有著密切關係,但反對並批評《民進週刊》運用女星做宣傳的策略。《民進年代》對民進黨逐漸以公職掛帥並遠離群眾的路線有所批評。
「黨外」一詞主要為非中國國民黨的臺灣政治勢力,而「黨外」政治勢力,主要的宣傳方式為「黨外雜誌」,「黨外雜誌」最早如1950年代的《自由中國》、1970年代的《大學》、《臺灣政論》,後在1980年代「黨外雜誌」發展蓬勃,代表刊物為《八十年代》與《美麗島》,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黨外雜誌」在當時激起了臺灣民眾的民主意識,也逐步促成了言論自由開放。(蕭淑玲,2006,153-155)。
參考資料
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蕭淑玲,2006。臺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進雜誌社,1987。《民進年代週刊》,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