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19.1cm 寬度(Y軸):26cm 高度(Z軸):0.4cm 重量:128g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雜誌,此物件以插圖為封面,並以白色字體標示物件之名稱,本物件為1984年4月發行之《自由時代》週刊第八期,封面內容計有〈美麗島受刑人絕食〉等。目錄計有(一)封面主題、(1)美麗島受刑人絕食(陳為銘)、(2)對黃信介等人絕食沉痛的關切(本社)、(3)牢外對絕食行動的初步廻響(本社)、(二)新聞追蹤、(1)漲他媽的價又一章(東山)、(三)鄉土與人物――高雄市的洪陳之爭、(1)陳中和騙殺林少貓――國民黨敢處置台奸嗎?(馬非白)、(2)漢奸反攻忠烈祠-洪壽美陳田錨糾葛外一章(凌青牆)、(四)黨外立委聯合書面質詢、(1)從美麗島到受傷的大地(余陳月瑛等七人)、(五)時代新聞、(1)臺灣美國之間的「電腦戰爭」(弄臣)、(2)只有3個人知道外匯存在那裡(鄭可強)、(3)銀行呆帳與銀行民營――從黃玉嬌財政質詢談起(余掌櫃)、(4)現世的煉獄˙永恒的咀咒――一群精神病患家屬的心聲(智山)、(5)臺大醫師要嚴防女記者(紅楠)、(六)動盪中的臺灣前途――國民黨逐漸離開大陸?(伯馬譯)、(七)大亨小傳、(1)跑路財神-劉成懿《落難篇》(陶朱太史)、(八)有笑有淚的「編聯會」義賣晚會(曾心儀)、(九)鄧維楨政治問答、(十)編輯室報告(本社)、(十一)台北風聲、(十二)黨外動態、(十三)南臺灣風雲、(十四)孟絕子專欄、(1)孟絕子日記二則 等。
此物件為《自由時代》系列雜誌之一,《自由時代》是黨外政論雜誌之一,於1984年3月12日由鄭南榕所創辦,並且標榜「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雜誌內容致力於追蹤黨國內幕、打破禁忌話題、評議時政,同時也籌劃街頭社會運動,如:「五一九綠色行動」,其中鄭南榕為保護幫《自由時代》雜誌撰寫文章的作者,於是在目錄標示鄭南榕承擔一切文章的責任,且不在雜誌目錄頁寫上作者姓名。最終在1989年11月11日,鄭南榕自焚身亡7個月後,《自由時代》停刊。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自由時代》亦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
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蕭淑玲,2006。臺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煒翰,〈從《自由時代》系列雜誌看1986年的黨外運動〉,《臺灣史學雜誌》,第6期(2009年6月),頁15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