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黃金田繪《十六歲成年禮》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圖片授權聲明: 僅限公開瀏覽
文物名稱
黃金田繪《十六歲成年禮》
登錄號
2004.019.0145
類別
圖書文獻類 > 藝術圖像 > 生活與民俗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
1999~2004
創作者/製造者
黃金田
產地源始/製造地
南投
材質
紙質
尺寸/重量
長度(X軸):80.1cm 寬度(Y軸):78cm 重量:52.4g 
關鍵字
民俗畫、黃金田、做十六歲、七夕
文物描述
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十六歲成年禮》,描繪年滿16歲的男童,做16歲從七娘媽亭下鑽過去的情景。畫作題跋為「十六歲成年禮,(出姐母宮),鑽七娘媽亭,黃金田畫」。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成年禮,是許多民族都有的習俗,主要是代表孩童已長大成人,必須自立自主,而不再是懵懂無知的小孩子。
在臺灣,各地也是有不同的成年禮習俗,其中流傳在臺南地區的「做十六歲」,則是歷史相當悠久的成年禮俗。做十六歲這個習俗和牛郎織女有關,相傳天帝有七名女兒,織女則是老么,後來織女因和牛郎相戀而忘卻本分,天帝一怒之下便強迫分開兩人,但他們膝下的一對兒女總不能無依無靠,於是就由織女的六個姊姊代為照顧。所以民間便認為「七娘媽」是照顧小孩子的守護神,當小孩子周歲之後,便由母親或家中女輩抱到廟裡,作為七娘媽的義子或義女,這時會將古錢或紙符裝入紅布袋中,繫上紅線後掛在嬰兒頸上,便是「掛貫」。當孩子年滿十六歲時,就要到廟裡感謝七娘媽的照顧,這就是「做十六歲」的由來。
「做十六歲」大多在七夕這天進行,家長會帶著年滿十六歲的孩子到廟裡還願,由於七娘媽都是女神,「做十六歲」的祭品除了牲禮、雞酒、油飯、麵線、四果之外,信徒們還會準備鏡子、梳子、胭脂、香水、針線,及鳳仙花、玉蘭花等花朵,送給七娘媽做裝扮。另外,父母要準備「七娘媽亭」,這是一種利用竹條和紙所糊成的三層紙亭,由上而下分別為「蓬萊亭」、「百子亭」、「七媽殿」,這都是七娘媽的住所。祭拜過後,小孩必須先鑽過七娘媽的供桌,再從父母所舉起的「七娘媽亭」下左右各鑽三圈,這時便能拿下小時所求的紅布袋,成為「脫貫」;最後再將「七娘媽亭」燒給七娘媽使用,整個儀式就算完成。
參考資料
呂理政主編,2006。臺灣生活圖曆:黃金田民俗畫‧現代當令事典,頁:169-171。臺北:遠足文化。
編目者
張淑卿
編目日期
2013/11/22
最後更新日期: 2023/02/24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