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黃金田繪《製造穀倉》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圖片授權聲明: 僅限公開瀏覽
文物名稱
黃金田繪《製造穀倉》
登錄號
2004.019.0093
類別
圖書文獻類 > 藝術圖像 > 生活與民俗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
1999~2004
創作者/製造者
黃金田
產地源始/製造地
南投
材質
東方繪畫
尺寸/重量
長度(X軸):91.7cm 寬度(Y軸):91.6cm 高度(Z軸):0.5cm 重量:1.96kg 
關鍵字
民俗畫、黃金田、古亭畚、穀倉
文物描述
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製造穀倉》,描寫製作古亭畚過程的情景。畫作題跋為「製造穀倉,俗名(古亭盆),黃金田畫」。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早期的台灣,大多數人是以農業為生,所以居家環境的規劃與設計,也跟農務有所關連,例如房舍前用來曬穀的空地,或是在院子中搭建圓桶造型的穀倉,也就是「古亭畚」。所謂的古亭畚,也就是用來儲放米、穀或番薯簽等雜糧的地方,可說是家庭用的穀倉。
古亭畚的興建通常是用竹片層層先圈圍起來,變成一個大碗公的造型;待骨架構築完成後,再塗上用牛糞、泥土、水、稻殼等混合成的泥漿,乾硬之後則抹上石灰,以延長古亭畚的壽命。通常師傅會在立面處作一開口,用木門掩蓋,以方便存放或拿取。許多人家還會在木門前貼上春聯,或是貼個「滿」字,希望能五穀豐收。至於古亭畚的屋頂部分,則是利用茅草編織而成,以免雨水滲入讓存放的食糧發霉或萌芽。
古亭畚大多設在院內一角,除了可方便看顧以避免遭竊,也便於存取糧米。由於臺灣較潮濕,古亭畚並未直接立於地面,而是在下面放一木製平台,避免穀物受潮,讓稻穀在無現代化保鮮設備的年代,還可以保鮮長達一年之久。
參考資料
呂理政主編,2006。臺灣生活圖曆:黃金田民俗畫‧現代當令事典,頁:130-131。臺北:遠足文化。
編目者
張淑卿
編目日期
2013/09/25
最後更新日期: 2023/02/24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