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漢人著《臺灣革命史》

文物名稱
漢人著《臺灣革命史》
登錄號
2004.010.0079
類別
圖書文獻類 > 書籍 > 史地與誌書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推測年份
1925~1925
材質
書籍
尺寸/重量
長度(X軸):12.8cm 寬度(Y軸):17.7cm 高度(Z軸):0.8cm 重量:91.4g 
關鍵字
抗日、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文化協會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書籍,為一講述日治時期臺灣歷史書籍,名為《臺灣革命史》
  本書為筆名漢人的黃玉齋於1925年創作的《臺灣革命史》,黃玉齋完成此書時為廈門大學學生,為了避嫌依此化名為「漢人」,黃玉齋曾自述撰寫此書時為躲避日本追查,只得在放假回臺灣時,前往臺灣總督府臺北圖書館抄譯日人記載的臺灣抗日史料,且為害怕帶入家中,因此每抄寫完便將抄本直接寄送廈門的友人,以利日後撰寫。作者黃玉齋致力於臺灣史的撰寫,對臺灣明鄭時期至日治時期的研究有著重大貢獻,曾擔任臺灣省通志館的編輯委員。
  在1895年的甲午戰爭之後,清朝朝廷依「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於是日本在當年6月便派出軍隊接收臺灣,臺灣島上的清朝遺民於是展開對日本統治的抵抗,以唐景崧與劉永福為首的臺灣仕紳成立臺灣民主國,但最終兵敗,兩者也逃回中國。後臺灣便持續展開對日本的武裝抵抗,日本方面最初以強硬的武力手段應對反抗勢力,但其後便以經濟與政治手段來攏絡控制民間、招安反抗軍的方式逐步掌握臺灣,以抹平反抗勢力,最終在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過後,臺灣除了1930年的霧社事件之外,便再也沒有武裝抗日活動。於是臺灣民間轉而以社會運動的方式爭取權力,臺灣的仕紳展開各種活動,其中「六三法撤廢運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文化協會」及「《臺灣民報》的發刊」最有影響力。
參考資料
殖民地下臺灣讀書人的典型-黃玉齋,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43/557(瀏覽日期:2020/4/7)

若林正丈,2020。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新北:木馬文化,頁:14-68。

黃秀政,2015。1895年乙未割臺:臺灣歷史的轉捩點,臺灣學通訊,87,頁:4-7。
編目者
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
2020/08/21
最後更新日期: 2023/02/24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