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名稱
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農藝化學部〈五萬分一東石郡管內土性圖〉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尺寸/重量
長度(X軸):78.8cm 寬度(Y軸):68.6cm 重量:36g
文物描述
〈東石郡管內土性圖〉,比例尺五萬分一,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農藝化學部製作,繪製時間約為1920-30年代。
日本時代除了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繪製10萬分一「土性圖」(土壤圖,仿地形圖圖幅拼接)外,各州立農事試驗場也繪製土壤圖,臺南州即以郡為單位,測繪五萬分一土性圖。本幅測繪範圍為東石郡,內容以土壤分類區隔為礫土、砂土、壤質砂土、砂質壤土、壤土、埴質壤土、壤埴質土、埴土等,彩色套色區隔。以地形圖為底圖,無經緯度,地圖方向指北。東石郡內多埴土(在圖中以藍色表示),此土壤即為被稱為「看天田」的分布地帶,此土壤粘重,作物的跟伸長至地表下0.5-1尺處即受阻,不易耕犁,缺乏灌溉之便,如果降雨適當能利用雨季之雨水生產一穫稻米,如果降雨不均則往往一無所獲。此種土壤除了分布在當時的東石郡之外,也廣泛分布於臺南州的新營、曾文、新化、新豐等郡。澁谷紀三郎進行調查研究之後,提出深耕、施肥、灌溉設施等改良其土壤的方法,以提升農業生產力。1930年底東石郡首先展開土地改良,試種甘蔗,成績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