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61.6cm 寬度(Y軸):124.5cm 高度(Z軸):4.2cm 重量:314.3g
文物描述
此物件為捲軸,是日本歷代天皇肖像之總覽,其編排以昭和天皇及皇后為核心。
日本的天皇體制,為日本的國家精神象徵。日本的政治自西元7到8世紀開始,便逐漸產生天皇不親政的政治體系,政治交由實際掌權者統籌,如平安時期的掌權大臣或是由武士階級組成的幕府,因此不真正治理國家的天皇體系,儘管歷經了許多政治權力的變動,依然被每任的統治者保存下來。直到1868年的大政奉還,這才建立標榜天皇親政的明治政府,但實際上大部分的政治權力依然把持在扶持天皇上位的薩摩、長州勢力手中,而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新憲法訂定「象徵天皇制」,天皇再次成為僅僅是日本民族精神象徵的存在。
此物件與日本官方逐步將臺灣民眾同化為日本人的政策相關。在1937年日本發起中日戰爭,日本本土於同年即開始由近衛文麿內閣發起「國民精神總動員」行動,以「舉國一致、盡忠報國、堅忍持久」為目標,讓國民從精神教育開始,凝聚對國家的向心力。在臺灣方面,總督府亦於同年開始對臺人進行「皇民化」教育,主要內容為寺廟整理、神社參拜、社會風俗的改造、國語普及運動、改姓改名運動以及軍事動員,直到1940年前,此時期的運動都是由總督府倡導,民間自發進行。1940年後,總督府為呼應日本本土的「大政翼贊會」成立,於是在臺灣成立「皇民奉公會」,將同化運動改由總督府主導,相關的活動也執行的更加徹底。
參考資料
林呈蓉,2010。皇民化社會的時代,頁:46-204。臺北縣:臺灣書房。
陳怡宏,2014。臺灣農村的「皇民化」:高雄州「部落」社會教化團體的運作,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頁: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