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12.8cm 寬度(Y軸):16.9cm 重量:1.8g
文物描述
1.本物件是日本勸業銀行所發行的戰時貯蓄債券,債券4個角落有印「戰貯8」。債券以花朵和植物枝葉作為外框裝飾圖案;框內由上往下依序印有:「割增金附」、「戰時貯蓄債券」、「第八回 4ノ組」、編號「021978」、面額「金拾五圓」、「割引賣出價格金拾圓」,下方文字則註記此債券依臨時資金調整法規定發行,所賣出的收入金由大藏省預金部運用,此債券以10圓賣出,償還時支付15圓予購買者。債券右側蓋有紅色富士山、櫻花及「大東亞戰爭」文字的圓戳章;債券左側的發行日期、機構名稱之下蓋有紅色總裁圓印鑑。債券正面最下方有「證券保管請求書」、「證券保管證」各1張。債券背面內容說明此債券發行總金額、張數,發行面額有30圓、15圓、7圓50錢券3種,以及未來割增金的獎金項目、抽籤、支付方式等。
2. 1937年日本政府為因應龐大國防建設和戰時費用,施行「臨時資金調整法」,當年發行第一回「貯蓄債券」。1938年臺灣總督府勒令設立「愛國貯金組合」,強力推銷「貯蓄債券」;1940年增加發行第一回「報國公債」;大東亞戰爭爆發後,為籌措大筆軍費,1942年發售「戰時貯蓄債券」。戰時債券滿天飛,還有如「國庫債券」、「報國債券」、「奉公債券」……等,其中多數債券附有「割增金」,是附帶可以抽籤兌獎的債券。日本政府和銀行業者鼓勵民眾踴躍購買,說明當時政府極力向民間籌集資金的情形。
參考資料
1.戰時儲蓄債券15圓,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https://the.nmth.gov.tw/nmth/zh-TW/Item/Detail/45f210c3-d8ea-484b-9815-1f4ae5050bfa(瀏覽日期:2019/07/20)。
2.蔡錦堂編著、國立編譯館主編,2006。戰爭體制下的台灣,頁150-152。臺北市:日創社文化。
3.日昭和 17 年日本勸業銀行戰時貯蓄債券,客家庄數位典藏,https://archives.hakka.gov.tw/category_detail.php?id=KF1307000087(瀏覽日期:201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