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41.4cm 寬度(Y軸):57.2cm 重量:13.9g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報紙,以黑色字體印刷,本物件為1949年(民國38年)9月15日發行之《臺灣新生報》第1409號,此物件為單張單面,共二版,內容計有〈談自我教育-青年修養講話之七-〉(英亞弗培里勳爵原作 毅夫節義)、〈知足常樂的習性-論中國人的習性之一〉、〈夢與性格〉(允禾)、〈銀行成了教育的工具 介紹美國亞桑納銀行信託公司貸款部〉、〈臺南市私立開南商工職業學校續招生公告〉、〈臺灣省婦女工作委員會附設私立復興幼稚園續招新生〉、〈臺灣省立臺北成功中學添建教室工程招標啓事〉、〈省立臺北第二工業職業補習學校招生公告〉、〈臺北市政府公告〉、〈投考師院落選學生請求開先修班容納〉、〈房租不得徵實物,政府早有禁令〉、〈家在甲區宿於乙區應報流動戶口,身分證毀損可請換發〉、〈身分證如被扣留可請求發給收據〉等。 《臺灣新生報》創刊於1945年10月,是戰後初期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所經營的官方報刊,其前身為1944年,臺灣總督府整併島內六間報社所發行的《臺灣新報》。《臺灣新生報》最初由李萬居主導,雖屬官營報紙,但仍忠實反應民意,在二二八事件前夕,官民衝突漸深之際,新生報屢次發表告誡官方約束權力之言論。二二八事件之後,李萬居職權遭架空,辦報人員亦多被肅清,《臺灣新生報》成為更加偏向政府的報紙。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5年接收臺灣之始,即派出「中央宣傳部」整頓臺灣報業,撤廢日治時期管控報紙的許可制度,改為登記申請制,管制的解除使得戰後初期的辦報風氣大盛。後由於民間報刊對於接收後的行政長官公署多有批判,於是在二二八事件之後,政府開始嚴格控管報紙,在戒嚴開始後更以資源節約、端正文化等理由施行「報禁」。(王天濱,2002。154-170)
參考資料
王天濱,2002。臺灣新聞傳播史。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許旭輝,2007。戰後初期臺灣報業之發展─以《臺灣新生報》為例(1945-1949)。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