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興南新聞社出版《興南新聞》第4037號1942年(昭和17年)4月18日第1至4版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文物名稱
興南新聞社出版《興南新聞》第4037號1942年(昭和17年)4月18日第1至4版
登錄號
2004.003.0469
類別
圖書文獻類 > 報紙 > 日治時期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材質
紙質
尺寸/重量
長度(X軸):82cm 寬度(Y軸):55.2cm 重量:23.5g 
關鍵字
臺灣民報、臺灣新報、臺灣新生報
文物描述
此物件為1942年4月18日出版的《興南新聞》第4037號,物件篇幅為單張雙面,共計4版(第1至4版)物件內容要目計有:〈パナイ島に上陸成功 作戰は有利に進展〉、〈兵舍、陣地次々に破碎 敵の照準は滅茶苦茶〉、〈コレヒド-ル連爆 米陸軍省悲鳴を擧ぐ〉、〈俘虜五萬餘に達す 米兵の數は約九千〉、〈皇國民の增強へ興亞盟主の使命完遂の為に一日より八日まで「健民運動」展開〉、〈譽の臺灣遺族部隊 先陣を承り昨日入京〉、〈各奉公班に奉公塾 國語の普及に拍車 國語臺中州目指しての妙案〉、〈米穀增產を目標に 多收競作會開催 一萬圓の總督は賞誰に?〉等。
  興南新聞社,前身為臺灣新民報社,為日治時期臺灣人創刊的重要報紙之一。在前身《臺灣民報》時期,便自詡為「臺灣人唯一的言論機關」,在當時的政治運動脈絡裡有重要地位。後在1930年,《臺灣民報》更名為《臺灣新民報》,並於1932年改為日刊發售。1941年,在日本帝國發動南向政策的時局下,《臺灣新民報》改名為《興南新聞》,同時批判政府的言論趨緩。之後,《興南新聞》與其他5份報刊在1944年被臺灣總督府整併為《臺灣新報》。
  日治時期的報紙刊行十分困難。日本政府於1883年 發表「新聞紙條例」,對國內報章出版以「許可制」、「保證金」加以規範,「新聞紙條例」大幅限制報章出版,使得64家報刊被迫停辦,是以被日本史家稱為「新聞撲滅法」。而在日治時期臺灣,在殖民地統治專法《六三法》中此條例被沿用,限制臺灣創報。無法負荷的保證金、許可制的箝制、禁刊事項的不清楚、警察的干涉等種種,都使臺人辦報十分困難。到了1937年,在戰爭時期新聞管制之下辦報更加困難(王天濱,2002。78-86)。
參考資料
蕭柏暐,2011。臺灣的報業傳承與政治社會運動-以臺灣民報社員人際網路為中心,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天濱,2002。臺灣新聞傳播史,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編目者
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
2020/08/21
最後更新日期: 2023/02/24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