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名稱
Athanasius Kircher〈中華帝國十五省圖〉
外文名稱
Imperium Sinicum Quindicupartitum
類別
圖書文獻類 > 地圖 > 16-19世紀單幅地圖及善本地圖集
創作者/製造者
Athanasius Kircher
尺寸/重量
長度(X軸):37.9cm 寬度(Y軸):30.8cm 重量:9.1g
文物描述
〈中華帝國十五省圖〉(Imperium Sinicum Quindicupartitum),拉丁文地圖,為義大利耶穌會士衛匡國(Martinio Maritini,1614-1661)在綜合明帝國時期的中國地圖與親身探訪各處後,所重新整理出的地圖。他在1651年歸國旅程中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截獲,1653年抵達阿姆斯特丹與荷蘭製作地圖的Blaeu家族接觸後,在1655年出版名著《中國新地圖誌》 (Novvs Atlas Sinensis),影響後來地圖關於中國的描繪甚深。
本圖內容承接衛匡國(Martinio Maritini)的〈中華帝國新圖〉(Imperii Sinarum nova descriptio,直譯中華帝國新描述),繪製範圍為中國本部各省,包含臺灣、朝鮮,日本西部,以及菲律賓和中南半島各一部份。本圖為普通地理圖,也有政區圖的作用。內容包含簡單地形示意,河流、聚落、長城等資訊。本圖粗略描繪出中國各省份的界線,各省劃分仍是明代的15省(布政使司),仍有南京、湖廣之名稱,遼東與北直隸之間有界線區隔(遼東屬於山東)。圖面受到明代《廣輿圖》的影響,北方帶狀來繪出戈壁沙漠(Xamo)。東南的沿海島嶼如舟山島,描繪較為誇大。臺灣本島的名稱,在此圖無標示,形狀也不精確,島上無其他地名,位置位於北回歸線上。朝鮮(Correa Peninsula)在圖上已做一個半島,和遼東相連,形狀略成長方形。日本只描繪一部分。本圖有經緯線,地圖上方指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