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分期
1683-1895(清代)
1895-1945(日本時代)
尺寸/重量
長度(X軸):40.5cm 寬度(Y軸):38.6cm 高度(Z軸):1.2cm 重量:470.9g
關鍵字
臺灣原住民、排灣族、Paiwan、男子項鍊、琉璃珠、貴族裝飾
文物描述
1. 本件排灣族頭目琉璃珠胸飾屬「複串琉璃珠胸飾」,全件長40.5公分,由十條琉璃珠串(排灣族語稱 vinitsin)組合而成,玻璃珠間以細繩串接,胸飾兩端以繫繩帶接合,整體造型呈現環狀弧形。
2. 複串琉璃珠胸飾可分為「主串」與「副串」兩個部分。「主串」分為三單位十串九節,「中央多彩琉璃珠」(排灣族語稱 tadubadubugan)為一單位,兩側串接對稱之四節琉璃珠各自為一單位。中央多彩琉璃珠徑長在0.8至1.3cm 之間,珠子的數量由內圈至外圈遞增,由5顆至14顆琉璃珠串成,共10串94顆。珠子造形呈圓柱形、球形、花棱形、南瓜形狀等,表面有條紋、漩渦紋、螺旋紋、點狀紋、眼睛紋等多彩紋飾,各琉璃珠依其圖案不同,具有特定名稱與擺放位置,為整組胸飾最為貴重獨特之部位。
3. 中央「多彩琉璃珠」兩側,各自串聯四節成排橙色琉璃珠,各節間隔以深藍色琉璃珠上下包夾黃色與深綠色琉璃珠;而胸飾兩側邊緣的單色琉璃珠串,是以深綠色琉璃珠包圍橙色珠群組。上述四種顏色琉璃珠徑長在0.2至0.7公分間,呈圓柱形。胸飾末端琉璃珠收束排列呈三角狀,兩側再綴接流蘇狀之副串珠。
4. 胸飾兩側呈流蘇狀的「副串」琉璃珠(排灣族語 budik),長9.2cm、寬6公分,兩側各十六串共三十二組相互對稱,各組串珠以「橙珠─紅珠─黃珠─深綠珠─橙珠-紅珠─藍珠-紅珠」之順序編排。副串所見單色珠的尺寸較小,徑長在0.1至0.4cm間,末端紅、藍珠則尺寸較大,徑常在0.4至0.5cm間。
5. 大多數琉璃珠的表面歷經風化,色澤黯淡,珠子表面呈多孔狀或局部缺損,顯示傳世時間久遠所造成的風化侵蝕,穿串琉璃珠之麻繩可見髒汙附著。此外,經紫外線檢視,胸飾右側邊緣的深綠色琉璃珠之中,有一顆呈現螢光反應。
6. 本件整體重量470.9 g,根據採購紀錄,採集地為屏東望嘉(今屏東縣來義鄉望嘉村),由本館於2003年購入。(以上文字摘要自盧泰康、廖伯豪,2020)
7. 本件穿戴方式係套於頸部,自然垂下,在上端似流蘇的珠串正好垂襯於肩部,華麗尊貴。複串式琉璃珠胸飾通常為貴族最高階級所有,僅在結婚或五年祭等盛大場合取出配戴。
參考資料
1. 盧泰康、廖伯豪,2020。「108至109年藏品文化資產價值分析計畫」期末報告,委託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執行單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
2. 許美智,1992,排灣族的琉璃珠。臺北:稻香出版社。
3. 李莎莉,1998,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統‧意義‧圖說,頁186-240。臺北,南天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