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本作業功能,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操作過程請開啟「使用javascript」功能。謝謝。
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 please open the "use javascript" function. Thank you.

::: 救命堂藥房「頭痛齒痛散」寄藥袋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文物名稱
救命堂藥房「頭痛齒痛散」寄藥袋
登錄號
2003.008.0565
類別
器物類 > 醫療衛生 > 藥品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
1927~1945
年份描述
寄藥袋背面的藥品表格末端日期填寫欄位印有昭和年,故推測該寄藥包應出現於昭和元年到二戰結束期間。
創作者/製造者
救命堂藥房
產地源始/製造地
日本富山縣東岩瀨町
材質
紙質
尺寸/重量
長度(X軸):26.3cm 寬度(Y軸):37.2cm 重量:14g 
關鍵字
放藥包、成藥、藥包袋仔 、
文物描述
1.本件為日本救命堂藥房所製的紙質寄藥袋,,紙袋封面主圖有救命堂的老鷹商標圖案,老鷹停棲在一黑色盾形區塊上,內印有「セキドメ」、「トンプク」及「頭痛齒痛散」字樣,盾的兩旁則有「神藥」與「風熱散」的藥瓶圖樣,封面下方紅色區塊內印有「發賣本舖 救命堂藥房」與「大日本富山縣東岩瀨町三七番地」等生產藥商名及地址,封面左右兩側則印有「臺灣總督府認可」「諸大醫實驗証明」。藥袋封底為藥品紀錄表格,用來紀錄袋內承裝的藥品的放置數量、日期、客戶及派遣員姓名,表格標題為「最新發明改良劑」,並詳列各項該藥房藥品的「方名」、「主治」、「單價」與「個數」欄位,表格下方特別將「「トンプク」、「齒痛散」、「セキドメ」和「神藥」等藥品圖像刊出,充分發揮行銷廣告的效益。封底最下方印有「藥品切の節は(富山縣東岩瀨町字浦町救命堂梶武次)宛御—報願上候」等提醒標語。
2.該藥袋背面藥品紀錄表內以紅字列出該藥房所生產的藥品如下:「瑞丹」、「清香丹」、「中風熱散」、「熊膽圓」、「神藥」、「赤王むら藥」、「トンプク」、「救命丸」、「セメン圓」、「胃腸藥」、「レスト」、「實母散」、「セキドメ」、「頭痛齒痛藥」、「マラリヤ丸」、「小供散」、「メンタムリン」及「はらトンプク」,並在上下方分別標示其主治功效與價格,大多屬於風邪感冒、腸胃消 化、止痛的一般家庭常備成藥。
3.源自日本的寄藥包文化,日治時期傳入臺灣。寄藥袋裡承裝各式家庭常見成藥,透過臺灣總督府衛生課認可的製藥所或藥房的派遣員走訪城鄉,將寄藥袋寄放於各個家庭提供緊急治療時使用,並定期到府結帳與更換過期藥品,因為使用方便,價格合理,二戰後仍盛行,至1970年代臺灣醫療普及後逐漸式微。
參考資料
1.吳秋儒,2011。藥品宅急便—「寄藥包」之研究。新北: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余思儀 ,2014。臺灣「寄藥包」封面視覺表現之研究— 日治時期末迄今(1895-2013) 。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學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
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E
編目日期
2021/07/29
最後更新日期: 2025/03/13
TOP
0 藏品申請清單
  •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
查看授權申請
列表呈現最多10筆,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