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器物類 > 娛樂 > 樂器
器物類 > 宗教禮俗 > 其他
尺寸/重量
長度(X軸):20.2cm 寬度(Y軸):20cm 高度(Z軸):3.7cm 直徑:20.2cm 重量:359.5g
文物描述
1. 本件為銅製拔,為單邊,鈸的形制完整,鈸頂處有洞但無握把,物件本身有刮痕及銹斑明顯。
2. 鐃、鈸為常見的兩種敲擊樂器。兩者皆由一對中間突起的銅盤組合而成。部位份為「鈸頂」(中間突起處)與「鈸沿」(周邊圓形板體),中間突起部分(碗)較小者為鐃,中間突起部分(碗)較大者為鈸。透過碗頂小孔穿繩或布巾為握把,演奏技巧可包括重擊、輕擊、悶擊、滾擊、側擊、擦擊等。鐃、鈸常於現代國樂團中演奏,其中鈸更是在北管系統的鼓吹樂、戲劇擊佛道教法事後場經常出現。
3. 鈸,俗稱為「鈔」,為青銅材質,通身沒有紋飾,使用時雙手分直繫於突起處之布條互擊。在祭典、儀式中中使用的鈸,尺寸有大小兩種,大的為大鈸,如稱大鈔,直徑約25公分;小的為小鈸,俗稱小鈔,直徑約15公分。
參考資料
1. 江韶瑩等編,2009。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頁485-486。南投市:臺灣文獻館。(初版二刷2012年)
2. 施德華,2012。中國鈸的歷史及其形制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38:23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