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49.4cm 寬度(Y軸):45.6cm 高度(Z軸):78.4cm 重量:1.92kg
文物描述
1.本物件為魚筌主體。呈漏斗狀,以細竹條為經,麻繩為緯綁編而成;竹條間留有縫隙,以便浸於水中;小口有可分離式竹蓋。
2.魚筌又稱「篙仔」,是用於溪流中獵捕魚、蝦的工具。使用時,通常選擇有高低落差的溪流淺灘,砌成V字型石磊,尾端置入魚筌,把漏斗狀大口朝向上流,小口以竹蓋蓋緊,讓溪水順勢向筌口流進,魚蝦即順水而下,進入筌內,因筌口內有成束的篾鬚,魚蝦只能進入無法逃出。
參考資料
簡榮聰,1991。臺灣客家農村生活與農具—傳統客家農具與農家生活初探,頁:147。臺中: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