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16.5cm 寬度(Y軸):12.2cm 重量:2.81kg
文物描述
1.《臺灣寫真大觀》編號53之黑白照片,影像內容為位於今屏東縣車城鄉統埔的琉球藩民之墓,1927年修建完工,紀念碑立於墳墓之前,採用廈門產花崗岩,正面刻有「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等銘文,背面為西鄉從道移墳重修立碑之碑文。三段基石則為臺灣產石材,中段刻有54名死難者的名字。昭和8(1933)年被指定為史蹟保存。
2.照片右側貼有說明文字:「(53)琉球藩民之墓(高雄州下車城庄) 明治四年、吾が琉球宮古島の島民六十四名が沖繩に赴きこの歸途、颶風のために恒春附近の八瑤灣に漂著したのを牡丹社蕃人がそのうち五十四名までも馘音してしまつた。生き殘つた十名は附近の本島人楊某なるものに救はれ辛うじて琉球に歸り、當時の慘狀を官憲に具陳した結果は即ち明治七年に於ける征臺の師となつたのである。藩民五十四名の墓は弔ふ人もなく車城庄統埔の田圃中にいとも寂しく建てられてゐる。これは西鄉都督によつて建てられたものである。」(譯:明治4年我琉球宮古島島民64人前往沖繩的回程中遇到颱風,漂流到恆春附近的八瑤灣,其中54人被牡丹社的原住民斬首。倖免活下來的10人是附近的臺灣人楊某(楊友旺、林阿九等)所救,艱辛地回到琉球,並將當時的慘狀具報官方,結果即成為明治7年攻臺之役。藩民54人的墓寂寞地建在車城庄統埔的田園中,也沒有人悼念。這是依西鄉都督指示所建造的。)
3.1871年(同治10年、明治4年)發生琉球朝貢船漂流到恆春,其中54人遭牡丹社原住民殺害,僅12人獲救。此事史稱「八瑤灣事件」(日本稱之為「臺灣遇害事件」)。當時統埔庄民協助將遭難的琉球人遺體葬於雙溪口。1874年(同治13年、明治7年)日本藉此事發兵攻臺,日軍將領西鄉從道將琉球人之墓移至此處,並立碑紀念。碑文正面為「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背面則是對此事件的記述。
碑文正面為「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墓碑題刻:「明治四年十一月、我琉球藩民、遇颶風破船、漂到臺灣蕃境悞入牡丹賊窟、為兇徒所殺死者五十四人、五年琉球藩王其狀以開、天皇震怒、令臣從道往問其罪、今茲四月、候騎先發諸軍次之、蕃人簞壺相迎、獨牡丹高士猾等兇徒不下、五月擊凶徒於石門、斃巨首阿碌父子以下三十餘人、六月我兵三道並進屠其巢窟、九月牡丹高士猾等餘類請罪轅門、初琉人之遇害也有廣東流氓鄧天保者痛其非命、拾收遺骸、即葬之雙溪口、後移之統埔、茲重修舊墳建石表之、以敘其略云。 明治七年十一月 大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建之」。
參考資料
1.琉球藩民之墓(高雄州車城庄),臺灣記憶日治時期臺灣寫真,國家圖書館,201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