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重量
長度(X軸):16.5cm 寬度(Y軸):12cm 重量:2.81kg
文物描述
1.《臺灣寫真大觀》編號46之黑白照片,影像內容為臺中州第二期稻作收穫時,農夫們使用「摔桶」打穀的情景。 摔桶屬稻作收穫使用的農具,由木桶與桶梯(梯形刮板)、麻紗網等組合而成。使用上是將桶梯架在木桶的寬口面上,以人工方式手握稻桿,不斷地將稻穀用力地摔到桶梯上,榖粒即脫落桶內,上面圍上麻紗網為的是防止穀粒掉出桶外。據說摔桶主要用於在來米,對於蓬萊米的使用效果較差。
2.照片左側貼有說明文字:「(46)稻扱ぎ(田園風景) 年にお米が二度とれて山には黃金の花が咲く……明治三十二年には總收量二百萬石であつたものが昭和四年には約六百八十萬石に達したといふのだから素晴らしいものだ。本島に於ける三大農產物の一つとあつて總督府としてもその品種改良栽培獎勵には非常なる努力を拂つてゐる。殊に近年に於ける蓬萊米栽培の發達は實に著しいものがありその大部分は內地に移出され市場では內地米同樣の扱ひ受けてゐる。寫真は二期作の收穫時、場所は米の本場臺中州下。」(譯:稻米一年可有二次收成,在山上開著金黃色的花。……明治32年稻米的總收獲量是200萬石,昭和4年達到約680萬石,可說是豐收。是臺灣本島的三大農產品之一,總督府也非常努力於獎勵品種改良。特別在近幾年,蓬萊米栽培的發展相當顯著,其中大部分輸出到日本內地,在市場上受到與日本內地米同樣的待遇。照片是二期稻作收獲時,地點是稻米的主要產地臺中州。)
參考資料
1.割稻(田園風光),臺灣記憶日治時期臺灣寫真,國家圖書館,2014/09/24。